多个新项目轮翻上马 微客市场面临变局


  随着微客补贴政策的延续以及微客销量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公司纷纷上马微客项目。目前市面上可见的微客品牌,也由2008年前的6个增加到了12个。与此同时,全国开建的微客生产基地也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全国在建和扩建的微客生产基地新增产能多达275万辆,约为2009年全国微客销量的1.5倍。与此同时,今年微客销量增速已经出现下滑苗头。

    长安汽车:投资30亿 合肥建微客基地

  10月12日,安徽合肥高新区南岗科技园内,长安汽车总裁徐留平给合肥基地项目培上第一锹土,启动了总投资30亿元的长安集团合肥基地项目。2个月前,北汽集团在长安汽车大本营重庆也圈下1000多亩地,投建总产能60万辆的微客生产基地。

  长安汽车集团合肥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用地约1500亩,设计年产整车近40万辆,预计2015年1月全部建成投产。其中一期工程计划2011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计划2013年开工,2015年建成投产使用。二期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25万辆/年,实现长安品牌轻型客车、轻型商用车的引进生产。徐留平表示,合肥基地将成为长安优化战略布局、抢滩中部市场新的战略增长点。

    江淮重组安驰:进军微客市场

    9月1日,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由江淮汽车集团、安驰汽车两家公司共同组建,注册资本1.1亿元。该公司目前是江淮汽车集团的独立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公司占90%的股权,安驰汽车公司占10%的股权。

  根据江淮汽车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规划,安驰将作为江淮汽车集团的微型车生产基地。预计到2012年底,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占地面积将达到760亩,完成建设投资5亿元,形成年产10万辆微客和年产3万辆suv、皮卡的生产能力。

    航天成功:微客为切入点 山西煤企闯入汽车业

    8月7日,贵州航天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首款微客产品“成功1号”投放市场。这位汽车产业的新闯入者,是由山西成功集团、贵州航天工业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贵州江南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航天成功汽车将以微客为切入点,目标是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汽车等业界微客大腕。

  位于山西长治县的成功集团以煤炭采掘和贸易起家,前身为山西成功煤炭经销有限公司。2008年斥资8000万元从原华晨集团董事长仰融的哥哥仰昂手里接手贵州航天的大部分汽车业务,从而与贵州航天、贵州江南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一起组建航天成功汽车。成功集团拥有新公司80%的股份,贵州航天以土地、厂房、商标作价,拥有新公司一定的股份。

  8000万重组贵州航天的汽车业务后,成功集团再斥3亿元对贵州航天已有的汽车生产线进行改造,已经做好充足准备的成功集团选择从微客进入汽车产业,“因为微客对品牌的依赖度要低、门槛也相对要低,要站住脚才能图发展”,成功集团副总裁贾延跃表示,他最熟悉的微客生产将成为成功集团进军汽车产业的敲门石。

  目前除去位于贵州遵义的10万辆生产线,成功集团30万辆的微客生产基地也已落户山西长治,一期15万辆产能明年就能正式投产。

    北汽联手重庆摩企:建第二个微客基地

    8月3日,北汽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重庆银翔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双方将投15亿元(一期)在合川打造一个30万辆的微客基地——北汽银翔微客工厂(暂定名)。

    北汽银翔微客工厂最迟将于今年底开工建设,一期产能预计为30万辆,2012年投产,此后还有二期项目,最终将达到60万辆的产能。

    北汽银翔的合资工厂不但是北汽的西南生产基地,还将借助银翔在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成为一个出口基地。在微客领域,相对于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中国四大车企”,北汽是后来者,在布局重庆之前,它已在湖南株洲投资了微客工厂,预计将于第四季度投产。
 
    产能过剩隐忧

  微客销量领涨汽车市场,是各大车企纷纷上马微客项目的主要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政府补贴微客购买的政策刺激下,微客成为2009年中国车市增长最快的板块。2009年国内微客销量195万辆,同比增幅83%。同期,上汽通用五菱微客销量106万辆,同比增长65%,成为微客市场最大赢家。长安汽车当年微客销量虽低于上汽通用五菱,但增长率却高达95%。

  微客市场2009年的高歌猛进,吸引了很多企业的进入。统计显示,全国六大汽车集团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悉数进军微客行业。行业产能由200万辆增加到700万辆(含在建),生产微客的公司数量由6家增加到17家之多。仅重庆市,其微客产能2009年至今出现两次扩张,先由170万辆增加到200万辆,再增加到300万辆。

  产能过剩的隐忧随之出现。一方面是企业迅速上马微客项目,另一方面市场销售却出现下滑苗头。

  来自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微客产销分别为177.33万辆和177.13万辆,同比增长26.4%和25.9%,与去年同期100%的增速相比均出现大幅回落。

  

作者:搜狐汽车评论员 郑雪芹

 
授权状态:本文作者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此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