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外滩佚事》二


  

    李辉,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记者。

 

 

    李辉:我在上海就待了四年,我对上海的历史还是感兴趣的,我去年就听周兵讲拍这个片子,我还是很兴奋的。因为前些年做过一个外国记者中国的纪录片。我觉得纪录片是很难做的,时间长,有那么丰富的人和事。我觉得他几个阶段选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赫德啊,中国人第一个办学校啊,把一些不好表达的事用比较隐晦的方式把历史展现出来,我觉得还是挺难得的,正面对上海新变化的歌颂并没有留一个很肤浅的方面,而是从很深厚的历史看上海的发展,尤其不是简单的殖民地文化、半殖民地文化等等。我觉得还是祝贺周兵。可能我们想到谈到上海有鲁迅,三十年代的思想、文化、出版的自由状况,实际我们现在年轻人不是特别了解,上海真正的文化开放不仅仅是商业三十年代前后,民国建立之后,19111937年之间这段时间实际是造就中国的一段黄金时代,这种自由精神对中国的文化,这种魅力,为什么成为冒险者、文化人、外国文化人比如像斯诺呀都对中国感兴趣。它有它特殊的魅力,不仅仅是周旋这样的歌星能体现的,包括周旋出现,都是左翼文化和民国文化的综合产物。要是多一些这种东西会更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