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是否已经真的已经无利可图?


    我们都知道近8年来,汽车行业一直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当然,我们从侧面分析,高速发展说明什么?当然要有高利润率才可以高速发展,没有高利润率 的推动就不会有高速的发展,毕竟发展是需要高成本的,何况这么高的速度也就需要更多的成本支出了。这样的道理是任何人都应该清楚明了的,但是,近期的汽车 厂家声称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并且在酝酿涨价,似乎这样的声音与市场的一片降价之声很不协调,但是,由于汽车上游产业特别是钢铁行业的高成本支出确 实给汽车行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这是无庸质疑的,但是汽车行业已经着实进入了微利行业了吗?

 

  据资料显示,今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4.8%。其中,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 29.3%,普通中型钢材上涨41.1%,普通小型钢材上涨34.6%,线材上涨37.0%,中厚钢板上涨24.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 同比上涨4.7%。另据某品牌汽车4S店维修人员介绍,含铜、含铝的电瓶、水箱都有10%以上的涨幅,例如,以前200多元的电瓶,现在涨到了400元左 右,另外,引擎盖、外表件等易损件涨幅也不小,一些进口稀有配件的涨幅更是接近三成。我们知道,这些工业品正是组成汽车的主要原材料:按照重量来计,钢板 占到汽车的50%,各类铸铁件占到20%~30%,铝、铜等有色金属等占到3%~5%等等。

 

  不久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声明指出,钢铁行业将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国内钢材价格今年一年都可能持续在高位运行。有人估计,整体来看,今年汽车零配件价格将有5%~20%的不同涨幅。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合计销量为552741辆,比3月份的销量减少了11.2%,其中,轿车销量393708辆,比3月份减少了 12.4%。如此看来,整车厂面临的市场困境也很严峻。从5月开始,一汽马自达6全线优惠,最高降幅达2万元;东南三菱戈蓝全系也有3万元优惠,但无论如 何,厂家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上涨持续的双重挤压是相似的。

 

  首先抛出涨价消息的是奇瑞汽车。4月,奇瑞渠道暗自涨价;随后,江淮宾悦轿车也高调宣布5月1日起全线车型涨价5000元。据江淮的解释,涨价的理由 是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引发钢铁等金属零部件制品成本大幅增加,及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相关橡胶塑料零部件制品成本大幅上涨等不可抗因素。据全国乘用车 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却透露,其实一些合资品牌也在酝酿涨价,只不过目前的形态先是通过减少促销成本来变相涨价,例如以往的优惠10000元,送保险等等都被 取消了。

 

    那么这样的涨价声音能否会成为普遍的现象吗?我想不会,毕竟汽车的高利润并没有在增加成本支出与降价的市场竞争中被打压成为微利行业,当然,是否是进入微利时代的拐点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其实在去年著名的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曾经发布过预测报告,并且唱空中国汽车股,但是他们的报告并没有成为当下中国汽车股的现实,中国汽车股的现实与他们报告预测的恰恰相反。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2005年前10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1.3%,但由于利润率降至3.8%和投资回报率降至8.1%,同期汽车行业 纯利同比降幅超过50%。摩根士丹利进一步预测2006年中国汽车业设备利用率将由今年的76%降至73%,汽车售价会下跌6%,产品利润率下降4%,并 称中国汽车市场仍未见谷底。预计随着价格战的加剧,国内汽车行业会加倍恶劣,甚至无利可图,而2007-2008年也不看好,可能更加惨淡。

 

    对于摩根士丹利这样著名的权威机构的报告笔者是认同的,但是对于其预测中国汽车产业无利可图实在不敢苟同,首先,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背景环境,当下正 是国内汽车紧锣密鼓地纷纷酝酿海外上市、扩军海外大打出口战略之际。当然,先且不说这些趋于竞争压力下的非正常手段的是否有无的问题,就从国内汽车市场现 状与今后的发展趋势而言,这样的结论都是没有根据的,它不仅忽略了中国潜在的及尚未开发出来的汽车消费潜能,而且也忽略了中国汽车生产厂家的长远规划及行 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毕竟车市总是具有滞后效应,目前跨国汽车企业的产能扩张主要瞄准未来的市场,汽车产能应该适当有所富余也是市场的需求。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价格战对汽车利润率与投资回报率大打折扣,但是,这是在一个很高的利润空间上的下滑,而非国外市场的低利润的下滑,我 们国内汽车的利润率有谁知道这个真实的数据,这个也一直是所有汽车厂商们讳莫如深从未公布的最大秘密。但是,单纯地从国内外同等配置同等车型的价格差异不 难看出国内汽车的利润远远超出国外,据一些资料显示,有很多车型的价格相差近两倍,这里还不说纯进口车,进口车的价格差距更大这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这 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内的平均个人工资仅仅是国外的几分之一甚至于几十分之一,如果把这个成本算进去的话无非又增加了国内汽车的利润率。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的汽车发展速度有所下滑利润有所缩减,但是国内的汽车发展速度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相比是非常高的,我们的汽 车工业是以GDP近两倍的发展速度发展着,短期出现利润下滑投资回报低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这样可以进一步促使汽车生产厂家随机调节产能抗击行业风险, 笔者认为国内的不论是国有还是合资或者是民营的汽车企业这样简单的市场操作手段还是有的。

 

    所以说,虽然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像前些年的“井喷”式的发展了。但是,由于利润率的下降,也不至于利润率为零的程度,毕竟这种下滑是高位上的下滑,不 仅不会如此,反而还会有很多的商机有待进一步开发,前景也将是非常乐观的,至于是否已经到了微利时代或者进入微利时代的拐点也同样值得进一步观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