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人文浙江”专家博客主题笔会于10月29日落幕。这次活动共走访了杭州、台州、金华,及金华市辖内的义乌、东阳等地约20个企业、市场及人文景观。在下有幸与二十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及网络作家共同参与了此次采风笔会,对“人文浙江”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尤其对浙江政商环境,印象深刻。
关于政商环境,许多人的脑海中难免会冒出“十顶大盖帽围住一顶大草帽”的景象,大盖帽与大草帽的符号,当然是对从前经商环境的一种讽刺——市场上出现一个小贩,立马就有一群政府工作人员来“监管”。但你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形在如今的许多地方,仍然大量存在着,而且后来还增加了一个“十顶大盖帽围住一顶厨师帽”的奇观。有关某地某企业刚刚注册成立,不久就被一群“大盖帽”吃垮的事例,相信诸位都没少听说。
许多地方之所以经济发展不起来,很大程度上与公权力过大、过于放肆有关。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权力插手过多,必然会束缚经济的手脚,导致生产力低下。反之,权力越小,生产力就越大。
令人意外的是,通过对浙江部分地区的走访,我们发现该省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非常强,与我们印象中的一些政府形象,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在一个星期的行程中,省委外宣办一位副主任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坚持全程陪同,网宣处一位美女副处长,全程充当导游、后勤主管、服务员等多个角色。期间,省委书记赵洪祝还抽空看望了我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走访的所有企业,没有一家安排我们吃饭,也没有一家企业因为来了省市领导而对他们毕恭毕敬,完全将他们视为普通的来访者。在互动交流的环节,领导与来宾们一样,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当然,不能排除政府官员们如此表现,有刻意做作的可能性。不过,我有一位在台州市政府工作的朋友,在晚上来酒店看望我时,谈及当地公务员的权力,也说到:当地公务员基本没有权力去干预企业,也几乎没有捞外快的可能。我在杭州工作的一位前同事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说,浙江人很有钱,维权意识也很强,政府一旦越权扰民,他们就会不惜成本地去打官司告官,因为他们出得起钱。
浙江官员服务企业的形象,到底是伪装的,还是真实的,最终还得靠事实说话。我们从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找到答案。如大家所知,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私营企业已经超过60万家,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一省就占了203席,而这个省却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民营企业的活力从何而来?人们习惯于认为是浙商有先天性的经营头脑,但我觉得这基本算是自欺欺人的鬼话。同是中国人,头脑基本也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一切。
这次采风行程中,我们还访问了著名的阿里巴巴集团。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曾被一些地方邀请去他们那创业,或将总部迁移到他们那。但事实上,阿里巴巴的总部曾经设在上海。2009年,在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要求反思“上海为何留不住马云”。对于这个问题,马云早有说法,他说:感觉当时上海“怕我们这样的创新公司”,“因为上海比较喜欢跨国公司,上海喜欢世500强,如果是民营企业刚刚开始创业,最好别来上海”。谈及对杭州的感情,马云说:阿里巴巴的成长获得了杭州的天时地利人和。没有杭州就没有阿里巴巴,特别是在非典时期,阿里巴巴获得了杭州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我相信,在杭州也能诞生全球知名的互联网络公司。”马云如是说。
在台州,政府官员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无为而治”。但事实上,政府在服务企业方面,却是大有作为。在当地两天的采风活动中,台州市官方将我们的行程安排得非常满,而且所到之处,基本都是企业,其中包括,私营泰隆银行、杰克控股集团、吉奥汽车集团等,每一家企业的考察活动中,都安排了座谈交流,连晚上的时间也不放过,市经委组织了一场很有品位的“名博对话•民营经济”主题沙龙,找来当地企业家与来宾们共同交流一直搞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显然,他们这是要将政府支付的专家差旅费用途最大化,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无限的挖掘民间智慧中去。
这样一股热情,让我们找到了浙江民营经济活力四射的答案,也为其他许多经济落后的地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当然,浙江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但在现有体制下,权力能保持最大限度的谦躬,已属弥足珍贵。
都知道,政府的职权来自于人民,自然,其主要责任就是服务于人民。人民之所以组建政府,是希望庞杂的社会有个协调人和守夜人。美国总统小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但综观咱们许多地区的现实,不要说把权力关进“笼子”,普通民众没有被关进“笼子”,就算烧高香了。可以说,权力不被关进“笼子”,经济社会的生产力就必然削弱,生产力上不去,与民众被关进“笼子”,想必区别也不太大。
关于政商环境,许多人的脑海中难免会冒出“十顶大盖帽围住一顶大草帽”的景象,大盖帽与大草帽的符号,当然是对从前经商环境的一种讽刺——市场上出现一个小贩,立马就有一群政府工作人员来“监管”。但你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形在如今的许多地方,仍然大量存在着,而且后来还增加了一个“十顶大盖帽围住一顶厨师帽”的奇观。有关某地某企业刚刚注册成立,不久就被一群“大盖帽”吃垮的事例,相信诸位都没少听说。
许多地方之所以经济发展不起来,很大程度上与公权力过大、过于放肆有关。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权力插手过多,必然会束缚经济的手脚,导致生产力低下。反之,权力越小,生产力就越大。
令人意外的是,通过对浙江部分地区的走访,我们发现该省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非常强,与我们印象中的一些政府形象,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在一个星期的行程中,省委外宣办一位副主任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坚持全程陪同,网宣处一位美女副处长,全程充当导游、后勤主管、服务员等多个角色。期间,省委书记赵洪祝还抽空看望了我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走访的所有企业,没有一家安排我们吃饭,也没有一家企业因为来了省市领导而对他们毕恭毕敬,完全将他们视为普通的来访者。在互动交流的环节,领导与来宾们一样,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当然,不能排除政府官员们如此表现,有刻意做作的可能性。不过,我有一位在台州市政府工作的朋友,在晚上来酒店看望我时,谈及当地公务员的权力,也说到:当地公务员基本没有权力去干预企业,也几乎没有捞外快的可能。我在杭州工作的一位前同事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说,浙江人很有钱,维权意识也很强,政府一旦越权扰民,他们就会不惜成本地去打官司告官,因为他们出得起钱。
浙江官员服务企业的形象,到底是伪装的,还是真实的,最终还得靠事实说话。我们从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找到答案。如大家所知,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私营企业已经超过60万家,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一省就占了203席,而这个省却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民营企业的活力从何而来?人们习惯于认为是浙商有先天性的经营头脑,但我觉得这基本算是自欺欺人的鬼话。同是中国人,头脑基本也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一切。
这次采风行程中,我们还访问了著名的阿里巴巴集团。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曾被一些地方邀请去他们那创业,或将总部迁移到他们那。但事实上,阿里巴巴的总部曾经设在上海。2009年,在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要求反思“上海为何留不住马云”。对于这个问题,马云早有说法,他说:感觉当时上海“怕我们这样的创新公司”,“因为上海比较喜欢跨国公司,上海喜欢世500强,如果是民营企业刚刚开始创业,最好别来上海”。谈及对杭州的感情,马云说:阿里巴巴的成长获得了杭州的天时地利人和。没有杭州就没有阿里巴巴,特别是在非典时期,阿里巴巴获得了杭州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我相信,在杭州也能诞生全球知名的互联网络公司。”马云如是说。
在台州,政府官员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无为而治”。但事实上,政府在服务企业方面,却是大有作为。在当地两天的采风活动中,台州市官方将我们的行程安排得非常满,而且所到之处,基本都是企业,其中包括,私营泰隆银行、杰克控股集团、吉奥汽车集团等,每一家企业的考察活动中,都安排了座谈交流,连晚上的时间也不放过,市经委组织了一场很有品位的“名博对话•民营经济”主题沙龙,找来当地企业家与来宾们共同交流一直搞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显然,他们这是要将政府支付的专家差旅费用途最大化,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无限的挖掘民间智慧中去。
这样一股热情,让我们找到了浙江民营经济活力四射的答案,也为其他许多经济落后的地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当然,浙江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但在现有体制下,权力能保持最大限度的谦躬,已属弥足珍贵。
都知道,政府的职权来自于人民,自然,其主要责任就是服务于人民。人民之所以组建政府,是希望庞杂的社会有个协调人和守夜人。美国总统小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但综观咱们许多地区的现实,不要说把权力关进“笼子”,普通民众没有被关进“笼子”,就算烧高香了。可以说,权力不被关进“笼子”,经济社会的生产力就必然削弱,生产力上不去,与民众被关进“笼子”,想必区别也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