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时间10月9日晚10点,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旅途,我们终于抵达哥本哈根。下榻的是一家全名叫Best Western Richmond 的酒店。
和北京等国内大城市相比,在北欧很少能见到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很多市中心的房子,随便一问就是百年历史。在几百年历史的楼房里,北欧人却通过他们人性化的设计,将居住空间打造得温馨而亲切,让你丝毫感觉不到“落后”的痕迹。岁月的难以沧桑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我们住的这个酒店从店面与规模看,可以说怎么也谈不上豪华,但其装修设计的细致与精巧,却值得参考。和经济高度发达的北欧人相比,我们那些经常抱怨房子窄小的国人,是否应该考虑该怎么让空旷的房子变得有韵味等问题了呢?!
因我们这次访问北欧其中重要的一站是瑞典的宜家公司,同伴打趣说,看到这个酒店的装修,就像宜家的应用案例似的。其实,这个酒店装修没有太多宜家的风格,无非是酒店特别注重功能性和简约的设计风格而已。
之后几天在北欧,发现北欧实在是把功能性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太好了。古老与现代的和谐对话,在北欧随处可见。难怪人家称北欧为世外桃源呢?!单就我们居住的一个小酒店,就给我们带来那么强烈的美感。
酒店门头。整体现代感极强的外装饰与酒店功能性极强的内装饰和谐一致。
酒店大厅一角。我身后是临时休息区,仅仅两个墙面也要作出不同的设计语汇,沙发更是因面料颜色的区别而突显出情趣。地面仍是因材料的不同,而强化了各自的空间领域感。
窗外是浓浓的晨雾,窗台上那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了旅人回家的路。北欧每家每户的窗台上,几乎都有这样的灯。一盏盏灯,让人们心目中寒冷的北欧,有了无限的温暖。随后在参观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现今世界最大的宜家家居商场时,接待我们的艾克先生指着琳琅满目的灯具说,宜家很多灯具产自中国,他们北欧人说中国通过灯把温暖带给了寒冷的欧洲。或许我身后的这盏台灯就来自中国呢?!
总服务台简洁大方。
酒店大堂的电脑,供客人随时阅览。北欧很多酒店大堂都有电脑,可见网络已完全走进了北欧人的生活。
看着及其平常的两扇门后是电梯。黑色的油漆饰面,与惯常见到的不锈钢与大理石拼凑起来的电梯间,可谓反差极大。
我们团的成员星儿从电梯里出来。她也喜欢极了这朴素而温馨的电梯。
乳黄与咖啡色主调的客房,温馨而亲切。
客房的设计紧凑、实用,极具功能性。
黑色与榉木色搭配的餐厅。我们刚到酒店的时候,这里正举行一个小型聚会,欢快的音乐来自墙面上那些黑色的音箱。
银色的马赛克园柱,让餐厅有了现代感。就餐区与备餐区的地毯与地板的使用,强化了功能区域的划分。
土黄色地毯,因现代感极强的几何图案,而没有流于温吞。
墙上的黑白城市风景照片,彰显了城市的文脉。实在太过喜欢这种低调而诗意的黑白照片了,来个合影吧。
小会议墙面上的木制搁板,正好可以放置那些茶具等小物品。空间小,但功能不会少。这就是设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