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事务所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博主按语:

    从前在律师界打工时,我曾经对律师事务所的发展阶段做过一个叫做“35810现象”的总结,即:“三年看稳定,五年看发展,八年看提升,十年看创新”。其中,在第三阶段之间还暗含了一个有关婚姻方面的“七年之痒”原理。

    在我个人看来,凡是能够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律师事务所,最终都能够在中国律师业的成果发展模式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律师事务所管理的瓶颈究竟在哪里,却一直是许多律师事务所主任及其高级合伙人头痛的问题。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想律师之所想,急律师之所急,专门将律师事务所管理的瓶颈问题作为重点攻关课题进行课程设计。为此,他们不仅注意到了大城市律师事务所发展的普遍问题,而且还注意到了中小型律师事务所发展的个别问题;他们不仅请来了律师界鼎鼎大名的管理专家,而且还请来了似乎名气不大但对律师事务所管理更有研究的管理实践者;他们不仅要讲授诸如律师事务所合并与重组这样的重大战略问题,而且还要传授律师事务所内部分配与案源管理这样细微的日常实践经验。

    在我国律师业恢复重建已经30年的今天,在律师业需要重新洗牌的今天,在律师事务所管理越来越成为律师业发展瓶颈的今天,我们有理由在祝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60华诞之余,完全有理由对这所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开设的类似培训班,寄予美好而自信的期待。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

首期《律师事务所管理》高级研修班招生消息

 

 

突破瓶颈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想突破律师事务所管理的瓶颈吗?想探秘品牌律师事务所的真谛吗?想追求律师事务所管理的卓越吗?请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举办的首届“律师事务所管理高级研修班”。

 

一、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在全国律师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于2010年4月26日正式成立了。律师学院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批准设立的二级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担任理事会理事长,资深律师徐建担任院长。原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祝铭山担任名誉院长,原全国律师协会会长任继圣担任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于宁、原司法部副部长肖建章、法学院陈卫东教授担任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律师学院的宗旨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律师精英为目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现代化的律师培训体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律师业发展的新途径,办成全国律师欢迎的品牌学院。

    律师学院聘请全国律师中德高望重、执业经验丰富、业务专长突出、热心律师教育事业的律师和法律界精英做教授,立足在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面授与网络相结合,中国律师培训实践与外国律师学院教学方法相结合。

律师学院目前已经举办了证券发行上市研修班、公益性的西部律师培训班、房地产法律业务研修班和刑事辩护法律业务研修班,反响热烈,已为法制日报、中国律师网等媒体广为报道。我院还将组织涉及律师业务的各种专业研修班、出国深造班与在校生的实务教育班,力求从律师基本执业素质和技能入手,突出专业性、功能性、操作性、实务性,重在培养律师执业理念、执业技能、执业操守、执业规范,突出程序技巧和案例教学,通过与英国律师学院的合作,学习先进培训方法,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争取早日把律师学院建成青年律师成长起飞的平台、资深律师发展创新的基地、律师业务开拓研发中心、中国律师走向世界的桥梁。

 

二、为什么要选择律师事务所管理作为培训内容?

    律师事务所管理是一门学问或者说是一门科学,这在西方法学院和律师界早已形成的共识,在中国还处于刚刚起步。

    律师事务所的起起落落,合伙人的分分合合,执业律师的进进出出,早已成为一种现象,成为一种现实;有的人志向高远,有的人按部就班;有的人胸怀报复,有的人心感疲惫。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视角,自然每个人有着自己的主张。多视角、多主张归结一点,那就是律师事务所的管理。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科学,对于律师而言,管理律师事务所则可是一门大学问,一门大科学。

    校园里的学者或许只有理论体系,实践中的律师或许只有感性认识,而将这种理论体系和感性认识上升到一种学问、一种科学的高度,则是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所要追求和为之努力的。《律师事务所管理》这个专门面向管理的首届高级研修班就是在这个背景和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把全国最著名的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请出来,把全国最具特点的律师事务的合伙人请出来,把全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合伙人请出来,与你面对面的讨论,面对面的交流,这对你而言或许虽有奢望,但无奈于无法实现。

    而今,这一切都在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成为现实。

 

三、将有哪些热门课题成为授课的内容?

 史建三:引领中国律所现代管理的探索

 杜慧力:金杜律师所管理体制的特点

 肖  微:君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

 王忠德:大成律师所发展战略的研究和之道

 陈乃蔚:锦天城所的办所理念与管理经验

 栾少湖:大中型律师事务所的“双线双面管理法”

 李  淳:律师事务所的合并与重组

 梅向荣:律师事务所战略的研究与制定

 秦  兵:律师事务所的案件分配与营销

 余俊福:律师所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施  杰:律师事务所的品牌建设

 齐金勃: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及风险控制

 王才亮:中小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道路

 张青松:中小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

 朱茂元:分配制度建设是律所稳健发展的基础

 池英花:以文化建设促进律师所发展

 蒋  勇:专业化精品所发展模式探索

 郑顺炎:律所信息化建设的理性实践与案例分析

 

(讲课时题目可能略有调整,以课表为准)

四、将有哪些专家前来授课?

 

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

 杜慧力律师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委员。主要执业领域为房地产、外商投资和国际商事仲裁。作为房地产部负责人,杜律师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物业管理及银行按揭等各个领域均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是在大型房地产项目的投资、融资方面有独到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客户群包括若干具有国际声誉的开发商、国际知名机构投资人以及房地产经营管理公司。杜律师在外商投资领域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提供的法律服务包括: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提供通常性法律意见以及争议解决。

 

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

 肖微律师

1989年,作为创始人之一创办了君合律师事务所。北京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法硕士,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及司力达等律师事务所学习和进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主持和参加了数百家非诉讼法律服务和诉讼,其中涉及的行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矿产资源、电厂、高速公路、通讯等各类基础设施、各类制造业、农业、运输业、文化业和房地产业等。担任的职务及获得的称号包括:中国证监会第四届和第五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和上市公司重大重组审核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首届十佳律师、全国优秀律师;荣获亚洲权威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2004、2005、2006、2007年度,连续四年“中国律师最佳项目促成奖”(Dealmaker of the Year),并被该杂志评为“热门三十 ---- 中国炙手可热律师”的称号;英国权威评级机构Chambers & Partners出版的《世界领先律师》连续多年将肖微律师列为在公司、证券、收购兼并方面的著名律师;Asia Law & Practice出版《亚洲杰出律师》连续多年将肖微律师评为亚洲地区杰出律师之一;荣获亚洲权威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2009年年度最佳管理合伙人大奖。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王忠德律师

大成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管委会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管理指导委员会顾问。曾先后在党委、政府、司法机关工作。1987年开始从事律师职业,2004年加盟大成至今。曾获得2008年ALB(亚洲法律杂志)中国区最佳管理合伙人大奖,2008年度被ALB评为二十五位热门律师之一和中国最具执行力律师之一。

 

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

 朱茂元律师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茂元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曾任两届北京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现任北京律师协会房地产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自2005年起受聘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朱茂元律师在建设工程领域有超过15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并有工程现场工作经验。朱茂元律师自1992年开始从事房地产业务,并在中伦律师事务所开创了为房地产及建设工程业务提供全程法律服务的业务先例和工作模式。2008年11月,朱茂元律师被推荐为英国法律权威评级机构Chambers and Partners “房地产业务领域著名律师”;2009年初,《建筑时报》将朱茂元律师评选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筑业法制建设先锋人物”。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

 梅向荣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律所主任。1972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199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法硕联合导师。1996年7月起从事律师工作,专业从事房地产、公司兼并与收购、知识产权法律业务。2007年4月加入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现任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第八届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律师协会规章制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律协行业发展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高级经理人研修班法律专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会员、北京产权交易所会员、中国投资促进会会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特邀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法律顾问。梅向荣律师长期关注律师行业的发展。在其倡导下,盈科律师事务所与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律师杂志成功举办了“金融危机下律师发展论坛”、“新形势下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论坛”、“中国律师行业创新论坛”,与广大律师同行一起探讨律师业的发展形势和应对策略,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梅向荣获得2009“年度精英律师”,分别荣登2009年12期的《方圆律政》和《亚洲法律杂志(中国版)>》2010年7月刊封面人物。

 

北京易和律师事务所

 池英花律师

易和律师事务所主任。1988年,池英花律师离开法院,结束了近九年的法官生涯,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行业中的一员——律师。她先后执业于北京西城区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东方律师事务所、诚实律师事务所做律师,成功代理过众多疑难案件,尤以大兴安岭火灾案的辩护最为著名;先后担任了诸多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的法律顾问,长期深得广大客户的信赖。2002年5月,池律师携其他合伙人创办了北京市易和律师事务所,并打造出专业化分工、公司制管理的优秀团队,开发出崭新的专业法律服务产品,创建了适合于团队管理的“易和文化”,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的青年律师,在推动律师行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池律师现任北京市律协会员事务委员会委员、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曾在《北京青年报》组织的全国范围的民意调查中被评为八名"全国知名律师"之一;2005年被北京市律师协会评为优秀律师;2010年被朝阳区律师党委评为朝阳区社会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而她所带领的易和团队也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北京市优秀律师事务所”、“五好党支部”、“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杰出贡献奖”等。

 

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

 蒋勇律师

天同律师事务所主任。蒋勇律师曾长期供职于最高法院。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兼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生导师。近20年的法律从业经验,对中国民商事审判程序有着深入的理解,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的经验。蒋勇律师担任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天同律师事务所专注于高端民商事诉讼案件,在诉讼业务的团队工作模式和案件流程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北京京华律师事务所

 秦兵律师

京华律师事务所高级管理顾问,著名房地产律师,致力于保护为业主的房地产权利。秦兵律师不仅是房地产领域的法律专家,而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集体维权的研究。他经过多年总结,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用于帮助业主组织业主,将众多弱势群体联合到一起。秦兵律师凭借其丰富的维权经验,精深的律师技巧,卓越的见地,极富创造力的思路,以及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在房地产律师的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多年来受到业内业外的好评。

在律师的内部管理上,秦兵律师发明了律师事务所案件招标制度,曾主持数百宗案件内部招标,为律师的内部分配制度做了很好的探索,是中小型律师事务所走向专业化的成功典型。

 

北京才亮律师事务所

 王才亮律师

才亮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在不动产征收与房屋拆迁的法律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在律师处理群体性事件和敏感性案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有较好的成就。

 

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

 李淳律师

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倡议及发起人、创始合伙人;现为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并兼任国浩律师集团(香港)事务所管理合伙人。1981年5月开始执业。曾任长春市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吉林省人民政府经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总法律顾问;深圳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首席律师;唐人律师事务所主任等。曾任/现任深圳市律师协会第五届及第六届会长、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为“法律消费”、“产业律师”、“律师产业化”之首倡者,曾先后多次参与起草《中国律师发展报告》等。中国证券专业律师,曾任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首届委员,现为中国私募基金与风险投资法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并为北京大学、中国人大、浙江大学、深圳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陈乃蔚律师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高级律师,法学教授,法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律系主任,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1993至1994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2年再度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法学院任富布莱特研究学者。陈律师是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律师》杂志主编、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际奥委会体育仲裁院仲裁员等。陈乃蔚律师通过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考试,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

 余俊福律师

晟典律师事务所主任。一九八四年六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现任广东省律师协会理事、深圳律师业发展规划协调小组副组长兼课题组组长、深圳市律协律师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司法局律师处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2009-2013)、深圳市普法高级讲师团成员。从2006年起担任《晟典律师评论》(人民法院出版社)主编,至今已出版多期,并在其中撰写论文、专业文章近3万字。2006年8月,经全国律协推荐,成为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工作组成员,参与新破产法司法解释起草工作。主要著有:《公平与正义的起点----论法院民商事法律文书的改革》(2007年中国审判杂志论文三等奖);《论律师事务所的社会责任》(中国律师杂志2009年11期);《律师事务所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初论》(2009年人民法院出版社《晟典律师评论》总第6期)。

 

德衡律师集团

 栾少湖律师

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党总支书记,中华全国律协理事兼战略委、外事委与刑事辩护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律师协会会长,全国优秀律师(2005)。栾少湖律师1961年9月出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共党员,青岛市人大代表、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栾少湖律师1993年12月与他人合作创建青岛德恒律师事务所(现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并任职至今。十六年来,他倾心于律师事业发展,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律师服务机构。栾少湖律师在从事律所管理的同时,积极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尤其在刑事辩护领域颇有成就。其每年直接承办刑事辩护案件在20起以上,其中青岛建设银行房贷部总经理鲍某某受贿案、青岛双龙制药公司总经理白某某虚报注册资本案、山东某拍卖行驻青办总经理高某某挪用公款案均以法院判决无罪告终。青岛市副市长张锐、罗永明等高官涉案后也都纷纷求助于他。其敢辩、能辩、雄辩和执着敬业精神赢得了委托人和各界好评。栾少湖律师还特别关注律师行业发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公益事业。

 

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

 施杰律师

法学硕士、高级律师,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民进四川省委常委、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法学会理事、四川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四川省审计厅特约审计员、四川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社会职务,担任了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数家单位的法律顾问,成绩斐然,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全国优秀律师荣誉称号”。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史建三研究员

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先后从事过法律教学科研、政府部门政策法规研究、企业投资管理、律所管理及律师实务工作。受中国法学会学术研究中心、司法部司法行政学院、全国律协、全国律师函授中心等邀请,先后举行过数十次与中国律师业、律师事务所管理、律师实务相关的演讲。著有《上海律师事务所管理模式研究》、《中国律师业发展、律所管理及律师业务研讨》、《引领中国律所现代管理的探索》、《上海律师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部律师业方面的专著。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齐金勃教授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律师工作研究中心教授、信息管理系财务审计教研室主任。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律师工作研究中心教授,信息管理系财务审计教研室主任、兼职律师,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政法系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律师事务所管理。出版《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等学术专著及高校教材12部,共撰写90多万字。其中,专著1部,主编3部,副主编5部,获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部。撰写的“论律师事务所的税务筹划”获第七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奖,保定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2009年8月,参加四川成都召开的第八届全国律师论坛。在律师事务所管理分论坛发表演讲——“律师事务所纳税管理与风险控制”备受欢迎。

 

北京大学实证法务研究所

 

郑顺炎副教授

北京大学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同时担任北京大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实证法务研究所副主任。曾就职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多年,并在中国证监会法律部、美林证券(香港)公司短期见习。于1991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自2003年至今一直担任北大法意总裁,主持法律数据库和法律管理软件开发。已出版多部专著,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参加或主持过世界银行、最高人民法院、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研究工作。专业研究领域为金融法和公司企业法以及法律行业信息化。在公司企业运作法律、法律诉讼与法律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多年实务经验。

 

五、招生名额及对象是那些?

    招生计划拟限80名,以报名先后为序。招生对象为执业律师,各律师所合伙人或管理人员优先。

 

六、教学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

(一)开课时间为2010年10月24日至11月1日,实际授课9天。

(二)授课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校内。

 

七、结业后将颁发什么证书?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者:

(一)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首届律师所管理研修班”结业证书;

(二)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首届律师所管理研修班”结业牌匾;

(三)自动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校友,享有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殊荣。

 

八、培训费用是多少?

(一)参加研修班人员须交纳培训费6000元人民币。

(二)参加研修班的西部律师及已参加过我院其它研修班的人员,培训费为5500元人民币。如需享受学费优惠,请在报到时提供结业证或律师证原件以供查验

(三)学院协助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九、报名方式有哪些?

(一)远程报名

1.时间:即日起至10月22日17:00,以收到报名表时间为准

2.下载附件中的报名表,填写报名信息,然后

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浏览该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律师所管理》研修班报名表.doc]

3. 在收到律师学院邮箱自动回复后三日内,将学费全款汇至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

 

帐户名称:中国人民大学

帐    号:0200007609026400244

开户行:工商银行紫竹院支行

重要提示:务必在备注栏中注明“律师学院学费”,招生名额将按学费收到时间顺序录取。

4.各学员在汇款后立即将汇款底单复印件传真至010-82509237。

或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18室律师学院(收),邮编:100872。

(二)现场报名

即日起至10月22日工作时间内到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18室报名,现场交纳学费。

(三)联系电话:(010)62515711;传真:(010)82509237。

联系人:邓老师、钟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

                             2010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网址更改为:

http://www.cnlawyerschool.com

敬请注意!



--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

http://www.cnlawyerschool.com

http://www.cnlawyeredu.com

电话:010-6251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