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黄金 人民币


 

理论分析美元、黄金、人民币的“跷跷板”效应

 

摘要:通过分析美元贬值、黄金价格连创新高的现象,研究美元、黄金、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美元、黄金、人民币之间的“跷跷板”效应的结论,从而为制定国家政策及相关投资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并讨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美元、黄金、人民币、“跷跷板”效应

 

一、“跷跷板”效应的背景

 

    欧美国家多黄金储备,新兴亚洲国家多外汇储备。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主要发达国家主权货币替代黄金成为各国国际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际黄金储备变动的比较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普遍保留着较多的黄金储备发展中国家保留着大量的外汇储备世界黄金储备总量不断下降,国际黄金储备主要集中在欧美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比例也是欧美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亚洲国家大量持有外汇储备而缺乏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丰富则货币强。1996-2005 10 年间美国黄金储备占全球所有国家官方黄金储备的百分比与美元占全球所有国家官方外汇储备的百分比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这就直接说明了一国黄金储备与其货币的国际地位是相适应的,也可间接说明国际货币体系仍旧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子

纸币危机情势严峻,新兴国家央行增持黄金储备已成大势所趋。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新马泰日韩因为货币贬值、纸币危机使经济遭到重创。其中,韩国人用民间存金迅速挽救经济的做法,使广大发展中国家重新看到黄金货币属性的重要作用。一些黄金储备缺乏的国家,加速了储备黄金的步伐,金价也呈上涨之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进而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使美元的国际信用及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很受影响。近十年来,美元也是一度贬值。于是,黄金的货币属性、财富避险功能重新获得人们的认识,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国家央行增持大量黄金。金价连创新高,2010106日冲高1350美元/盎司。

中美两国国际储备现状。截至2009年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其中将近70%是美元资产。截至20103月中国共持有8890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最大债权国2009年末中国黄金储备为1054吨,占其国际储备1.6%。与之相比,美国黄金储备的总量达到8133.5吨,占其国际储备的比重高达70.4%,欧洲国家黄金储备的占比多数达到40%以上。

 

二、“跷跷板”效应的理论分析

 

作为完整的“跷跷板”,黄金价格是支点,美元是主动的一头,人民币是被动的一头,美国8000吨的黄金储备和中国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核心内容。

马克思说,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是货币。这句话里,既说明了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是一种客观存在,也说明了黄金货币属性的历史地位。一言以蔽之,肯定了黄金千年货币属性,肯定了黄金保值增值的价值意义。这也是黄金价格作为“跷跷板”支点的决定因素。

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人民币被动升值,这是一个100%的负相关关系。因此说,他们各占“翘翘板”的一头。

美国8000吨的黄金储备和中国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通过黄金价格这个支点,价值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8000吨的黄金储备大量增值,中国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所以说,他们是“跷跷板”效应的核心内容。

 

美元贬值的“跷跷板”效应

美元贬值是“跷跷板”效应的导火索。原因在于,美元是国际主导货币、国际储备货币。由此,造成中美两国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方面的巨大动荡和摩擦。

美元贬值对美国经济复苏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首先,美元贬值,美国发行我国的约9000亿美元国债价值实质上减少。这样,对世界第一债务国家美国减轻外债压力具有重要意义。通俗点说,就是我借你一桶油,还给你一桶注水的油。然后,美元贬值有助于美国调整贸易逆差,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贬值,一方面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扩大出口,另一方面,降低了其国际购买力,有助于抑制进口。

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更多的是消极作用。一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10年美元资产占外汇储备的65%以上。这样,由于美元资产的缩水,中国通过多年廉价劳动力获得的财富也将大幅缩水,中国财富实质上减少。通俗点说,就好像我有一个苹果,由于温度的上升,苹果水分大量蒸发,最后只剩下一堆苹果皮,失去了食用价值。另一方面,中国是廉价劳动力商品出口大国,国际竞争力弱。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变相升值,中国劳动力成本必然上升。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抑制出口,中国将失去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这对于中国奇迹,无非是莫大的打击,中国将被动进行痛苦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黄金价格上涨的“跷跷板”效应

自黄金非货币化以后,黄金的货币属性、贵金属的保值增值属性遭到了削弱。但在美元体系下,还没有更坚挺的国际货币能够代替黄金。在纸币危机、通胀条件下,黄金的属性魅力又获得了人们的青睐。正如凯恩斯所说: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尤其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黄金价格连创新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黄金价格连创新高,使黄金储备国的黄金价值量变化显著。美国8000多吨黄金大幅增值,黄金储备的财富效应显著。这些无形中增加了美国所拥有的财富,也算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继承。而对于中国,黄金储备刚刚突破1000吨,其财富效应仅仅是美国的1/8。其间,人民币被动升值,黄金又由美元计价,其财富效应大大缩水。

 

总论:

从美国方面分析:长期来看,美元贬值有损于其货币霸权地位。但短期来说,美元贬值有助于美国减轻外债压力,有助于扩大出口,有助于经济复苏。同时,美元贬值的损失可以通过8000吨黄金储备的增值来得到补偿。

从中国方面分析:短期来看,美元贬值使中国20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使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巨大压力,甚至是生死存亡的考验。同时黄金价格的大幅上涨,使中国增加黄金储备的步伐举步维艰,高价购买黄金面临巨大风险。长期来说,牺牲巨额外汇储备大幅缩水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风险太大,代价太大,不可估量。

通过美元贬值、金价上涨,美国使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通过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得以转嫁中国。这也是“跷跷板”效应的最大特点。

 

 

三、对“跷跷板”效应中出现问题的讨论

从背景中可以知道,黄金储备丰富则货币强;纸币危机形势严峻,新兴国家央行增持黄金储备已成大势所趋;中国黄金储备总量太小,且只占其国际储备的1.6%;美国黄金储备总量大,占其国际储备的比重高达70.4%。针对以上背景,中国应该减持美元资产储备,增加黄金储备,从而降低外汇储备风险,增加国际储备收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这时,我们遇到了问题:减持美元资产储备,美元会贬值,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会缩水;增加黄金储备,从需求方面分析,黄金的稀缺性导致金价上涨,黄金的货币属性使美元贬值,从而外汇储备缩水。此时,为避免20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缩水,我们只能增持美元资产,减持黄金储备。减持黄金储备肯定不可取,只能继续增持美元资产。这一分析结果,与国家外汇储备局局长易纲答记者问时回答一致。

分析到这一步,可以得出,中国20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风险完全由美方掌握,中方完全被动。中方只能谋求美方维持汇率稳定,来确保巨额外汇储备的安全性。若美方单方面使美元贬值,中方只能成为其刀俎之鱼。

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若中国大量抛售美国债券,美元体系将崩溃。因此,根据这一点,说中国是美国的救命稻草。可是,事实上中国是不会那样做的,那样做只能是美国经济崩溃,中国经济崩溃,世界陷入动荡,各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四、“跷跷板”效应对我们的启示

      跷跷板效应中,黄金是支点,为此,我们应该围绕黄金想办法。中国黄金储备量少,这已成为中国金融崛起、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软肋。自黄金非货币化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黄金的货币属性被人们淡忘。但是,自亚洲金融风暴,尤其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黄金的货币属性、保值增值属性重新获得人们青睐。近年来,金价连创新高。因此,我们要尽量摆脱黄金储备软肋,来避免欧美国家利用这一点来向中国转嫁危机。

中国增加黄金储备时,应注意一下两点:

(一)增加黄金储备可能加速黄金价格上涨,并提高我国购买黄金的风险。2009年以来黄金期货价格一路走高,2010106日金价创出1350美元/盎司新高。在黄金市场价格走高的情况下,即使中国仅投入一小部分储备购买黄金,黄金价格也可能被炒出天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增加黄金储备可能会给国际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以进一步推高黄金价格,加剧市场价格波动,提高我国购买黄金的风险。

(二)增加黄金储备可能会加剧美元贬值,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更大的风险。相关研究表明,自1995 年之后,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的相关性一直保持在-0.9 左右,这意味着黄金越高,美元就越有可能出现贬值。截至20103月中国共持有8890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增加黄金储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黄金的一次性买入量,切忌贪多求快。应通过长期、少量、多次的黄金购买,减少我国黄金储备增加对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冲击,进而保持美元币值的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   国际黄金储备的演化及借储幼阳1林可2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2001202.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海南金融 2010年第六期总第259

2.   人民币国际化视角下的中国黄金储备问题 杨 帆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361005  现代经济

3.   其余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