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处替代矿领导下井的前提是“严查”
王军荣(教师)
7日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将正式开始施行。针对此前个别煤矿以突击提拔“矿长助理”的方式应付相关规定的现象,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在接受中央台记者满朝旭专访时表示,对于通过任何方式替代矿领导下井代班的现象,都要严肃处理。(10月7日 《人民网 》)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变异成“矿长助理带班下井”,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其实我们也早该想到,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被某些人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付煤矿领导下井的规定,还不是“手到擒来”?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虽然不是“仙丹妙药”,但在目前情况下,绝对是有效果的。想必没有哪个煤矿领导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任何人都知道煤矿的问题多多,身为煤矿领导更是一清二楚。他们之所以将注意力放在“偷天换日”上,皆因这个成本太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表态了——对于通过任何方式替代矿领导下井代班的现象,都要严肃处理。看起来,煤矿领导如果再想“歪门邪道”来对付是不行了的。
“严肃处理”能否让“矿长助理下井”绝迹?哪些煤矿领导是否不会再有歪念头,是否就从此老老实实带班下井了呢?如果煤矿领导如此“听话”,我们的煤矿工人也不会死得那么多了。要知道,煤矿领导带班下井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都这么多年了。何尝被认真执行过?
我相信“严肃处理”的真正含义。但“严肃处理”的前提却是“严查”,如果查的时候是“走马观花”,如果查的时候事先“广而告之”,那能查出什么?结果恐怕任何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形式检查。当然检查不出什么问题,也就不可能会有什么“严肃处理”。
暗访和有奖举报,一向是被认为最有实效的,然而,检查组却偏偏不喜欢用。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事先大声嚷嚷,惟恐天下人不知道。凭煤矿领导的“聪明才智”,他们要摆平检查组人员有多难?
如何“严查”,显然是摆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面前的一个难题。他们要让检查组人员炼成“铜墙铁壁”,不被煤矿领导的“糖衣炮弹”所击中;要让检查组人员炼成“火眼金睛”,能够识透煤矿领导的“弄虚作假”。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如果检查组人员没有“丝心杂念”,如果不准备“伸手”,再加上引入公众的监督力量,把暗访和有奖举报结合起来,在“阳光”下处罚,在“阳光”检查,想必煤矿领导想要“作弊”,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严处替代矿领导下井的前提是“严查”,话说得严厉是没有多少实效性的。关键是,说到,更要做到。不知道,准备好了没有?
新闻链接:http://news.sohu.com/20101007/n2754477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