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眼拙,实在没有看出中国从国际化中得到什么利益了。
产自中国的一切东西(包括思想以及人本身)都被冠以廉价的山寨货,即使精雕细琢都难以卖上价钱,相反,那些貌似高档的舶来品,即使质量再低劣,需要打再多的补丁,瑕疵如筛子一般地千疮百孔,都仅仅是召回,连最抠门的赔偿都舍不得。所有的品牌都知道客大欺店的道理,但即使是小店在中国都没有被客欺负的遭遇。
中国人并没有要求赔偿,即使要求也显得声音微弱,难以形成压倒性的声音,更不会得到传媒与官方的支撑。
在大度人士认为,得理不饶人永远是小家子气的表现,豁达的往往都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中国从来都不缺乏豁达大度之士,那些为了一元钱或者是一张发票而闹到法庭的,更多的意图是仅仅讨个说法而已,只要换得强势人物的一个姿态,一点低头认错就是最大的胜利,假如再贪心地索要巨额赔偿,就会让人感觉既不厚道又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了。
李长春去伊朗进行友好访问,难道不会让内贾德的腰杆子更硬吗?
中国的领导人去朝鲜,难道不会提升朝鲜在对抗美韩时候的强硬态度吗?
微妙的是:同时中国购买美元的国债。谁都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是用于高端武器的研制;由此当双方冲突升级,难免会擦枪走火,难道不会有人把挑起战争的矛头指向中国吗?
其实中国并没有那么险恶的用心,仅仅是希望对所有人示意自己的和平态度,不想得罪任何一方的人罢了!
最近总是在反思中国在国际化了之后的得失问题。
中国所取得的财富成果背后的成本问题。假如中国退出国际化大家庭将会如何的问题。假如中国退出国际化,退出了WTO,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谁会更着急的问题?
假如中国改变当下的政策,暂时停止开放,至少全世界的那些主要的发达国家与地区(欧美日),没有了中国购买他们的国债,政府就会丧失支撑,要想燃起战火至少要再权衡一些,会对国际地缘政治的格局有新的影响。
假如中国退出国际化的舞台,发达的福利国家将难以通过借钱来维持高消费;没有了中国人的廉价商品,百姓日常生活的压力会加大,通货膨胀会高涨,“自由”社会将出现动荡,政治压力会有所加深,那些动辄以武力相威胁的人对欠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威慑将有所缓解。
假如中国退出国际化的舞台,没有了中国输出的资源会让发达国家有资源越用越少的感觉,而增加危机感与紧迫感,从国家到普通民众的浪费习惯会得到某种程度的遏制,反而是对国际社会的巨大贡献。
假如中国退出国际化的舞台,中国这个巨大的值得投资的市场被关闭,热钱与金融机构会失去这一有高昂回报的投资乐土与资本安全港。定会受到难以估量的损失。假如失去了中国这一市场,发达国家将失去中国这一替它们承担通货膨胀压力的国家。
那么中国将失去什么呢?
暂时收拾起经济腾飞的野心,不去国外炫耀斗富,把钱更多地花在中国自己人的身上,缓解国内日渐高涨的社会矛盾,把国际品牌、跨国人士以及跨国资金都阻挡在国门之外,会让中国人自己的贪欲得到一些控制。中国所失去的似乎仅此而已。
但中国至少有机会反思自己最近30年、50年甚至100多年的历史之中,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看来,中国退出国际化中所失去的,比世界失去国际化的中国所失去的要少很多。也许中国将失去的更多,但假如能想到的,就可以用一些方式去补救,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且慢!也许中国要偿还那些贷款。
比如世界银行的贷款,从
30年期间,世界银行总共向中国提供了多少钱的贷款呢?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介绍,截至到2010年9月,我国共获得世行贷款和投资承诺超过500亿美元,贷款规模在世行成员国中位居前列,支持建设了500多个项目,覆盖我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世纪90年代,我国年度利用世行贷款规模达到历史最高点,超过30亿美元,连续三年成为世行最大的借款国。
我们似乎总是记得别人对我们的好,而没有多去想他们之所以对我们好,是出于哪些因素考虑。是要高额利息还是干脆要影响政策的制订?
比如1985年,中方与世行联合举办了著名的“巴山轮”会议,深入讨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过渡步骤、宏观调控的手段以及条件等问题,形成了7个专题报告,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与创新提出参考建议。单纯这一问题就足以改变中国自那之后的20多年甚至半个世纪的前进方向,说是被国际金融家们绑架了都不为过。
这个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说。
但在这30年期间,中国所归还世界银行的本息又有谁计算过呢?
但是,中国在这将近30年中,一直不断地在为世界银行做贡献,不管是偿还外债还是提供资本与资源上的支撑。
——试想,假如中国没有为世界银行做出重大贡献,世界银行凭什么让中国成为第三大股东国?
即使即刻偿还那500亿美元,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从原本计划用于购买美国、日本或者是欧洲债券的那部分资金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中国有财力摆脱一切不怀好意的国家与财团的压力。即使是有损失,也仅仅是暂时困难。
客观地说,即使退出国际化,也仅仅是策略性的退出。
暂时退出是为了更理性地做出盘点,更清醒地做出判断,给自己更强有力的理由的支撑。退出是让自己更多地去权衡得失成败。
俗语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一个硬币总是会有正反两面的,能参透两面,并善于变通的智慧才是大智慧。
中国古代从帝王将相到市井小民,无不通晓其中微妙的道理。
连2200多年前的韩信都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境界演绎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道家的始祖老子更是提出了“上善若水”的至理名言,这里边有参透自然界的智慧,自然更是包含了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无穷的智慧。
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与事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难道我们只记得儒家的入世而忘却了道家的出世之境界了吗?
退出了国际化,没有了参照物,我们会心无旁骛地努力把自己的生活建设得更好,不羡慕别人生活得逍遥快活,却生存在外人羡慕的世外桃源之中。失去了海外市场,也把自己的市场保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即使是货物交换,被人赚了钱,肥水也没有流入老外的田里。
退出了国际化,假如子民一门心思谋发展,踏踏实实搞建设,邻里之间不去艳羡别人比自己好,也不妄自菲薄于自惭形秽,执政党千方百计讨好自己的民众,让他们不至于造反革命,回归以人为本,以本土人民的切身利益为本的核心,则是中国之幸!
退出了国际化,中国的领导人就没有必要再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专心维持内部稳定。
其实假如把重心放在国内建设,放在人民的福祉上,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戴,维持稳定也不需要投入那么多的预算,如此反而可以将更多的预算投入到对外的国防上,国力强盛自然会让那些虎视眈眈于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美国人、日本人、以及那些屈服于美日韩同盟的周边小国不敢造次。也许外蒙古重新回到大中华的怀抱,也许台湾宝岛望风而归,藏独份子,东突分子再也无法挑拨民众之间的不满情绪,凡此种种,从理论上讲均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无为而治的境界。
不去实践,焉知不可?
退出国际化,并非与那些已经建交的友好国家割袍断义,而是重新设定自己的在外交以及国际金融与经济战略的游戏规则,占据交往的主动权。
退出国际化,并非回到闭门造车的状态,从此与世隔绝,而是审时度势,重新盘点那些在自己幼稚的时候签署的协议得失,所出让的那些资源与能源、资产与股权、话语权与决策权,给自己一个undo甚至翻盘的机会。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我们平时只注意中国经济与外交的对外依存度高,却从没考虑过,其实在双边关系之中,依存是相互的,利益也是相互的,依存本身并非单纯的寄生关系,而更多的是双向性的关系。
退出国际化之后,那些损失“惨重”的国家,就会反过来求中国回到国际化的大家庭中,他们恳求得越真切,才会越彰显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才会有从态度到切实利益等方面的割让。或许可以收到禅让的智慧与境界。
回想起来,不管是尧舜的真禅让,还是后世帝王的假禅让,不管是改朝换代的黄袍加身,还是靖难之役的帝位之争,即使是刘备都讲究三让徐州、对荆州与益州也是推之再三而就位;即使是早已功高震主,想做周公让自己的儿子名正言顺地登上皇帝位的曹操,都在加曹操被加九锡(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鈇钺,九锡秬鬯,谓曰九锡)这一篡逆之礼的时候,都要一再推却。
看来,先人与当今自以为聪明的人相比,不知道要聪明多少倍。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说某个有实力的秘密组织招聘员工,待遇丰厚自然很多人趋之若鹜,招聘者把应聘者招集到一个对外封闭的岛上,应试的题目就是“提出一个理由,让主考官不能不同意放你回去”。当许多人提出许多貌似出去的理由都被拒绝,或者他们提出的“困难”都被迎刃而解的之后,一个应聘者提出的理由却是谁都无法拒绝的——我不考了,让我回家!最终的结果恰恰是这位“提出退出”的应聘者得到了那份工作。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齐王让臣子们提出一个方法,让他主动地从宝座上走下来,孙膑提出的方法是“我实在不能让大王从宝座上走下来,但我知道如何让您走上去”,齐王好奇地走下来,说,现在告诉我,你怎么让我上去吧,孙膑说,“我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你刚才让我解决的问题,您已经自愿地从王位上走下来了”。
当然,还有中国古代的武学奇才,总是在陷入绝境的时候,遇到重生的机会,并得到绝学,而那绝学的核心要领就是先行废除现有的武功。这成为武侠小说中所津津乐道的故事。
既然一个人需要时间反思,一个企业需要定期盘点,那么大到一个国家又如何反思不得?盘点本身是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刹车注定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那仅仅是暂时的。如果从长远的得失算来,是得到大于失去的,又何乐而不为?
核心在于是否有那方面的魄力以及是否为所蒙受的暂时损失预先设计好了应对方案。
恰恰是基于这种对于得失的算计之中,能理性判断出,中国留在国际化大家庭之内与脱离国际化的发展轨迹,更专注发展自身,对中国自身而言,孰优孰劣!
这样的智慧并不难获得,关键是你是否有逆向思维方式。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