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期待升级
记者 张敏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持续“抬头”。每到节假日,许多生活在城市的人纷纷涌向农村,游览观光,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感受泥土的芳香,体味农家生活的乐趣。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度假休闲方式,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自诞生以来便迅速在国内形成燎原之势。而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钟情于此,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农家乐在我国蔓延开来。
农家乐呈现遍地开花态势
据记者了解,最初的农家乐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
当时,一些农户利用自家空闲的房屋,依托当地的景区景点,兴办起了一批以味美价廉的农家菜为主要特色的旅馆和饭馆。有人说,这就是农家乐最早的雏形。
作为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农家乐也被泛称为乡村游,主要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形式。而今天,以“进农家院、吃农家饭、喝农家酒、饮农家茶、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正日益得到国内外旅游人士的欢迎和认同。
而记者也从陕西省旅游局了解到,借助丰富的资源优势,陕西的农家乐发展速度很快,已经从最初粗陋的单家独户经营,发展到大规模的特色化经营,可以说,陕西农家乐目前的发展势头非常喜人。
截止目前为止,陕西全省共有农家乐经营户9957家,尤其是西安周边的农家乐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据悉,该市除了新城、碑林、莲湖三区外,其他10个区县都在不同规模地发展农家乐。
与此同时,咸阳、宝鸡、渭南甚至陕南、陕北等地也纷纷发展农家乐。尤其是2006年至2007年期间,陕西各地的农家乐开始扎堆涌现,有的地方甚至一个村就有10多家农家乐。
然而,快速发展的农家乐在引来一片叫好声的同时,质疑声也渐渐多了起来。面对遍地开发的各类农家乐,人们发现农家乐开始变味了,而且一些农家乐正呈现出同质化、程序化、都市化的发展趋势。
对此,不少曾体验过农家乐的游客对记者说,目前,很多地方的农家乐农家本色减少了,乡村野趣淡化了。
与此同时,对农家乐发展提出质疑的游客也无不认为,一些所谓的星级农家乐休闲项目,无非都是棋牌、卡拉OK、泡脚捶背等越来越城市化的休闲项目。更有甚者,一些农家乐在经营方式和内容上还仿照城市宾馆酒店的模式,而那些具有山野情趣的东西则被逐渐取消,让人觉得虽到了农村却感觉像是又进了城市。
另外,一些农家乐所谓的农家体验也存在玩噱头之嫌,这与都市人渴望在乡村中体验淳朴民风,感受乡村传统文化的消费初衷背道而驰。
对此,一位西安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家乐刚兴起来时,到山里吃顿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觉是件惬意的事,可几年下来,农家乐依然还是以吃喝为主,确实有些“审美疲劳”。
而事实上,记者近日在西安著名的农家乐景区长安区上王村采访时也发现,前来用餐的车辆几乎排到了村口,司机们常常为停车发愁。而在一些隐蔽的地方垃圾则随处可见。与此同时,游客走后产生的大量生活、餐饮垃圾的处理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地摆在这些农民面前。
如果说早年开张的农家乐,凭着多年积累的声誉和实力才笑到最后,那么,对于后起之秀的农家乐来说,如何增加特色,让游客“乐”此不疲,已成为当务之急。
对此,西安市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城里人来农家乐不仅仅是来吃,更重要的是寻找一种没有压力的气氛和环境。然而,现在的农家乐几乎全部是着眼于“吃”,而且菜肴雷同,吃来吃去无非就是烤田鱼、本地鸡、山野菜和大同小异的农家烧等,实在是“农”味不足,让人无法“乐”起来。
而长期关注陕西旅游业发展的西北旅游宣传机构负责人王晓民也认为,由于消费需求的刺激,目前很多城镇、乡村都在发展农家乐。但现在的农家乐的田园色彩正在逐渐淡化,主要体现在一些发展较早的农家乐,在装修上、饭菜上甚至原料的采购上越来越趋同,越来越城市化。
另外,很多农家乐缺乏农家特色,趋同化比较普遍,而且本地的文化特色难以体现。比如在陕南的商洛,游客在农家乐难以感受到陕南的山歌、茶香,更不用说体验商洛的花鼓戏等地方文化了。
然而,陕西各地发展农家乐的热情依然不减,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省范围内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的农家乐项目仍然很多,但大多是村里或者是个人投资的,规模普遍较小,不仅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而且就连现有的农家乐中,一些问题也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农家乐的西安样本
而事实上,要谈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农家乐,就不能不提西安的农家乐。作为国内颇具特色的农家乐地区,西安的农家乐已经成为陕西旅游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据了解,西安目前共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旅游特等村5个,而且初步形成了以休闲、垂钓、吃农家饭为特色的秦岭北麓长安区上王村、户县草堂营村等乡村旅游带;以科技、文化、娱乐、垂钓、烧烤为特色的草滩高科技农业旅游区、白鹿原生态休闲农业、杜陵塬观光农村旅游区;以旅游景点为依托、以山野味为特色的翠华山、王顺山、太平峪沣峪农家乐;以温泉洗浴为特色的汤峪乡村游;以赏花、采摘为特色的临潼万亩石榴园、阎良万亩甜瓜蔬菜园、灞桥万亩樱桃基地等乡村旅游。
尤其是以乡野气息、山水风光为特色的秦岭北麓生态旅游日渐受到人们的追捧。而每逢节假日,靠近秦岭北麓的72个峪口,几乎每个峪口都有人在游玩。尤其是环山旅游公路上数以万辆车辆首尾连接的壮观场面可谓是西安一景。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安周边农家乐年接待游客量已达170万人次,可以说,西安农家乐已经成为陕西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分布于秦岭北麓的长安区农家乐几乎成为西安市民节假日郊游的首选目的地。
据介绍,长安区子午大道、西沣公路、环山旅游公路是长安区境内沿线生态环境最佳、路况建设格次最高的三条主要交通干线,也是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业的“黄金干线”。
而均匀排布于这三条“黄金干线”上的东大、滦镇、子午、太乙宫、引镇等五个乡镇的农家乐已经集聚成片,形成相当规模。尤其是位于这五大集中片区内的祥峪沟、喂子坪、上王村等六个典型专业村更是凭借特色鲜明的经营赢得了游客的广泛认同,成为长安沿山近50个农家乐专业村中的样板点。
据统计,从2007年到2009年,长安区农家乐的年产值几乎翻了一番。尤其是上王村已经成为长安区农家乐的品牌。
然而,即便是在2000年以前,上王村大多数村民的主要收入还是靠种庄稼。而当时的上王村有200多户村民,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挣钱。
同年,被称为上王村“001号”的王二虎开始尝试在村里经营农家乐,没想到生意非常火爆。随后,村里一些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也纷纷回到村里投入到农家乐里来,虽然生意同样不错,但是村民为了拉生意各自为政,服务、卫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
2004年,为了统一管理和规划,上王村对该村的农家乐进行了改造,尤其是随着西安野生动物园的迁入、107路公交车的开通,上王村成了西安市众所周知的“农家乐村”。
据介绍,目前上王村163户农家乐都取得了证照,平均每户一天接待游客100人,到了双休日,全村甚至能接待近万人。
然而,作为长安区农家乐的样板,上王村农家乐辉煌的背后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些问题。
近日在上王村采访时,一位村民向记者透露,由于生意好,个别村民买回来的绿叶菜等有时候不洗也敢直接做菜,有的甚至将洗菜水反复使用。“一些农家乐厨房就一两个人,有时候要应付十多人的饭。”这位村民说。
而“饭菜程序化”也让一些市民不愿回头。“上来的凉菜和城里相差不多,还是提前做好的,吃着也不新鲜。”一位刚刚在上王村吃完饭的游客对记者说,有的农家乐连面条都不是现擀的。
事实上,记者也了解到,包括上王村在内,大部分农家乐的蔬菜都来自附近的菜市场,有的甚至还需要到西安采购。
“农家乐的特色化推进是一个难题。”对此,上王村村主任王锁利坦言,“游客来农家乐不是简单的吃个饭,休闲是制约农家乐发展的一个最大难题。”王锁利说。
同样,位于陕西户县的东韩村农家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辉煌后也面临着类似的发展难题。
据了解,作为著名的农民画村,东韩村别墅式的住宅、花园式的农庄、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农民画、民间工艺品均给东韩新村增添了灵气,而浆水面、臊子面、搅团、凉皮等地道新鲜的特色小吃也让游客大饱口福。因而自2000年以来,东韩村农家乐接待户也已经从最初的10余户发展到了现在的70多户,而直接从事农家乐的村民则多达360人,形成了这个村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
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东韩村农家乐仍然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不够,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可供游客购买的商品比较少等诸多问题。
对此,长安区东大街道办事处旅游办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各地发展农家乐要树立“政府和集体组织打造大环境、农户打造小环境”的理念。
而对于村里村外修建道路、公共设施建设、绿化、有线电视、电力供应等大环境的完善则应该由政府和村集体组织来完成。
农家乐遭遇发展“瓶颈”
那么,风靡一时的农家乐缘何遭遇发展难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伴随着农家乐在各地的遍地开花,农家乐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发展难题。主要表现在农家乐同质化严重,高质量的乡村农家乐较少。除了吃住,没有其他项目。
而一些游客也抱怨说,当前所谓的农家乐纯天然餐饮,原料大多数是从市区买来的,只是在山上做罢了。
与此同时,一些农家厨房设备简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厨卫环境很差。农家乐“不够味,不够乐”。
此外,农家乐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大多是农户在没有规划、没有市场预测的情况下,因陋就简仓促上阵,经营者之间各自为阵,基础设施局限于“一口水塘,几间瓦房”,未能形成规模。
而一份专业调查资料也显示,农家乐在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容比较单一,参与互动不够。二是特色有失鲜明,品牌意识不强。三是组织程度不高,管理亟须规范。因此,农家乐如何实现服务升级,如何上档次和品位,已成为影响农家乐生命力的关键问题。
对此,陕西省旅游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农家乐发展的确存在着服务、质量等系列问题。有许多游客只要来一回就不想来第二趟。这主要是由于服务和质量不到位造成的。这种局面肯定要改变,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在不断壮大中逐步规范,然后形成气候和规模,最后才能走向成熟。
而事实上,农家乐作为一种现代休闲方式,是一种依托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让现代城里人获得一种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显然,单纯的“吃得乐”已不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对此,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阎济华表示,农家乐是一种农业商业化的过程,但农家特色并不等于粗放和低水平,只有规划才有提升,而且“政府应该少收费、多扶持”,同时,要鼓励不同地区的农家乐融入当地文化、生态等元素,进行差异化发展。
“另外,还可通过制定卫生、服务等各类管理标准规范,设立准入门槛,提升农家乐的档次”阎济华说。
转型升级正当时
专家指出,“服务项目单一,品位不高”已成为制约农家乐发展的瓶颈。而人们想感受的是质朴、自然的乡村风情,而不是城市元素的乡村化复制。
“目前农家餐仍然是陕西农家乐主营业务之一,”澄城腾辉旅行社西安分公司经理王宁对记者说,因此,农家餐的制作更应该体现农家特色,要做到绿色生态,原汁原味,健康安全,价廉物美,还需要更合理的调配。甚至对于一些农家点心的制作,还可以让游客参与,以增加趣味性。
而陕西建工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姜建成则认为,目前陕西大多数农家乐景点分布零散且相对独立,如果能结合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形成连片、连线的辐射效应。
并且对现有农家乐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或提升,将其整合成常规化的“一日游”、“二日游”以及深度游,农家乐才有出路。
而针对农家乐规划起点低,甚至没有规划的问题,旅游专家则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准入标准,做好统一规划,指导农家乐经营者错位发展、形成特色,这是避免农家乐投资盲目和形式单一的源头之举。
另外,对农家乐的建设则要依托农村原有的基本生活设施,因地制宜地设置旅游项目,把功夫和心思花在挖掘个性化上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树立特色旅游。不仅如此,农家乐的规划设计还要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规划结合起来,否则孤立的农家乐旅游规划很可能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而事实上,意识到简单吃顿农家菜已经无法在竞争中难以站稳脚,各地农家乐也开始在“乐”中寻求突破。
对此,西安市旅游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农家乐”应该从原有的量化扩张朝着质的提高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消费者既要农家纯香,又要城市一样干净的全面需求。
而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旅游局正以通过标准验收农业旅游示范的形式,引导和规范农业旅游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位于城市周边的农家乐也开始朝着精品化的目标努力。
据介绍,陕西省内的西安、宝鸡、咸阳等地市、包括一些乡村旅游县目前都有自己的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而早在2007年,西安市旅游局就出台了《西安市农家乐服务质量评定标准》,以全面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和快捷高效的旅游享受及旅游服务。
而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起点较高的祥峪沟村已经建成了9个农家乐小区,而且全村160户农家乐中,128户都已正式挂牌。
“之所以要正式挂牌,主要是想体现带动作用。”西安市旅游局法规教育处一位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西安市旅游局委托各个区县旅游局按照市上的标准,对申请挂牌的农家乐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便授牌。而挂牌之后,有牌的农家乐之间也会比服务、较质量,最终推动了农家乐的良性发展。
不仅如此,农家乐发达的长安区还专门成立了农家乐服务标准化领导小组,确定15户“农家乐标准化示范户”作为典型带动,推动标准的实施。
随后,西安市质监局长安分局也制定了全国首个农家乐服务标准化体系。
对此,西安市质监局长安分局副局长曹中胜表示,我们当初制定标准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希望通过标准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延展产业链。
而针对“农味”不足的问题,曹中胜则表示,最近看到网上“偷菜”那么火,他们正考虑发展互动农家乐,目前,长安区已有农家乐试点田地认领,就是游客可认领一块地,种啥由游客决定,游客闲暇时可自己动手耕种,平时委托村民管理,收成是游客的,游客需付给村民管理费。
发展壮大犹待政策扶持
事实上,如何让农家乐乐农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准确的答案,这是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必须通过不断地发展来解决。而要让农家乐这朵乡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除需要从业者的自我提升外,更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与引导。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农民来说,经营农家乐的投资很大,但收回成本需要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起步与摸索阶段,有敏锐的眼光、有好的项目仅是一个方面,因此,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更显得犹为重要。
而作为传统的旅游大省,陕西在农家乐的管理和引导上也已经做出了大胆的探索,而且还于2009年在全省范围内先期评出8个农家乐明星村。
对此,陕西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赵正宁表示,国家关于乡村旅游发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也没办法规定,因为对于乡村旅游来说,就是要挖掘自身的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而作为文化大省,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都有自己的文化差异和特色,出台统一的标准反而会限制其各自的发展。因此,陕西省旅游局主要是抓好宏观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办法还要靠各地市自己制定。
而谈及本次农家乐明星村的评选,赵正宁则称,同农家乐的星级评定一样,此次评比也是为了促进全省农家乐示范村规范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农家乐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
事实上,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农家乐早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因此有关部门对农家乐开发和经营管理进行具体指导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投资者资本参与建设一些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休闲旅游项目和配套产业则显得更为迫切。
此外,金融机构也要积极为农家乐经营者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通过信用镇、村、户评定、金融产品创新等多种形式提供金融服务,帮
助解决农家乐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允许农户
在自家宅基地周边或置换他人土地发展农家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在其诗歌中描述给我们的田园快乐,但它却让很多都市人对此充满了无穷的向往。尽管这只是我们理想状态中的农村生活,但这些场景能否在未来的农家乐发展中变成现实也未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