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論語.泰伯第八》
譯文:
孔子說:“堅定信念而又愛好學習,恪守善道至死不變,不進入面臨危亡的國家,不到動亂的國家居住。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來做官,天下政治昏暗就隱居起來。國家政治清明,既貧又賤,這是恥辱;國家政治昏暗,既富又貴,也是恥辱。”
現實意義:这是孔子对做人和治理国家的看法。做人,活到老,学到老;做事,毛主席讲: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容易,孔子在此也是鼓励人们一辈子做好事。在生存环境选择方面,孔子倡导的是避凶趋吉的思想。也是为了能够安身立命,好好学习,多做善事所想。从文中可以看出:“天下”是指世界;“邦”是指国家。
在我们从事商业行为活动中,面对企业也应该是如此。对于充满活力、公平竞争的企业,大家都应该积极去应聘参入;对那些不守法、没有信誉的、始终防着员工、半员工当成榨取钱财的工具的公司就不要去。其实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而现实中,就是有些老板乐此不疲,让人深恶痛绝。
在做人方面要做到趋吉避凶,其实是为了不卷入纷争,而安心增加学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人类的道德发展积极宣传、发扬光大。在以己之力宣传道德的基础上,如果国家政通,则就积极争取做官,意在更大的范围宣传善道,以更有力的方式宣传善道;反之则继续自我学习、隐居以提高自己的实力。
在做官的方面,也就是如何评定对国家管理的好坏?孔子指出,不能有偏薄。不能为了政治的清明,而不顾贫贱;不能为了富贵,而不顾政治昏暗。这和我们现在争论的国富民强还是国富民穷的问题。
从企业来看,能够和员工一起成长的管理思想是人人皆有;对员工刻薄的也有。而员工的志大于天,也是老板所头疼的事情。企业还小的时候,如何给这样的员工提供舞台是个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而成就斐然的员工,又很容易产生自己做老板的想法,这又不能与老板的想法相吻合?因此企业人来人往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如何坦然对待,如何实现老板和职业经理之间的良好互动是一个大的课题,不过问题总会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