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法像机构那样获得企业准确、真实的信息。因此容易犯路线错误和方向错误。经常性地在下坡路上买入,上坡路上在山脚下被机构震仓踢出。
(2)散户不可能像机构那样,有实力,能阶段性控制股票价格,要跌时不跌,要涨时不涨。有时即使环境不好,时局不利,机构仍然能通过散播有利于自己操作的市场公开信息,在操作上短时间内强行控制股价,而度过最为凶险的危机时刻,争取到腾挪和转换的时间与空间,化解部分风险。这个散户做不到。往往散户发觉主力的阴谋时,时机已经错过,等到的是亏损。
(3)价格的高低,到达的高度,散户无论如何都是估计不到的,高上还能创新高,地狱18层之下还有第19层。散户如若根据经验和以往的图表来猜测,结果就像往地上抛了一把钢币,然后去数正面朝上的有多少一样,费了千般心机,猜不猜测几乎一个样。而机构,特别是与上市公司合作很好的机构,是有“蓝图”的,当然这个蓝图是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和融资的需要而不断修改的。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是谁赢。
最蠢的散户偶然也会赢。但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和力量对比决定了机构赢的概率大大大于散户,这是铁的事实,从某个角度来讲,散户的亏损是必然的。市场越不公平、越不透明,策越往上市公司和机构倾斜,散户亏损面越大,而不在乎你聪明与罢。即使上升通道,倘有很多散户亏损,下坡通道,那必然是成片成片的大亏损。貌似公平的制度设计,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极其不公平,散户是这种制度下的牺牲品。人们把这种牺牲叫做“割韭菜”,一两年一小割,三五年一大割,老户被消灭了,再诱有新的入市来,再被消灭,再诱有新的入市来,如此循环,一两年小周期,三五年大周期,很灵的。你们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