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与特色精英比高下


誓与特色精英比高下

                

              

             ----给网友李信先生的回信

                     

                

                                        作者:武候坡

 

尊敬的李信先生:

      

       来信获悉,因整日为养家糊口而奔忙,迟复为歉.

      

       非常感谢先生对我的关注和信任,也深为先生的侠肝义胆与磊落胸怀所感动.能与先生这样的坦诚之人成为朋友,是我的荣幸.

      

       武候坡是我的网络笔名.我是七十年代生人.生于中国四川西部地区一个名叫武候坡的地方.祖上历代农耕。曾祖一辈家境颇丰,然从祖辈开始家道中落,1949年前后家财已相继全部充公,目前屈指算来我家至今可谓两代半赤贫.即到我辈处时,家境早已贫困不堪.所以,同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子女一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不得不自小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至于我的履历,确实苍白,作为第一代进了城的农民工,虽然不再食不果腹,但对现实和未来的恐惧与焦虑依旧,没有半点改观。社会身份及其地位,也确实卑微,实在拿不出手。但盛情难却,如不加油添醋自夸一下,似乎有违先生诚意,也辜负了这个偷鸡摸狗的美好河蟹时代。故下面咱就包装一下,或许今天无人问津的小虾,明早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河蟹了也。

       

       本人幼时虽家境困苦,但聪颖善学,好览群书,勤于思考,观点独到,尤其文章出众.从入学到出校,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始终是品学兼优的N好学生和学生会高官。但从未利用职务之便去包过什么二奶或养过什么小三,甚至连同桌女生的手都没仔细看过。和现在的高官比起来,那时真傻,今天想来,实在太亏.

     

        我学生时代所获得过的奖状或奖证,不计其数,比美国今天滥发的美元都多.小学升初中,曾以语数两科成绩全满分考入当地的省重点中学,但因当时家中拿不出寄宿学校时所必需的上学用具及费用,只好弃优从劣,就近入了最次的学校。就这样,本要飞的凤凰从此又变成了乌鸡,但也给现在的中国,减少了一只坑蒙拐骗的高级海龟或西方鹦鹉。真是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也。

     

      我中学期间,语数外文史哲样样优异但现实总是把星空变得丑陋。最终因家贫及家庭其他原因辍学,后被惜才的当地家乡学校聘做代课教师。半学期后因教学才能出众即任教学行政负责人,然因不是体制内编制人员,薪水十分微薄难以养家糊口.九十年代中期为偿还家中债务,迎合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当小三就是好猫的时代大潮,只好背井离乡,只身前往江浙各地打工谋生.长年在外,从事过三教九流各种行当与职业,真可谓饱受人间辛酸,历尽事态炎凉,遍尝人生各种疾苦,但始终抱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人生宗旨,打工和读书相伴,继续完成未完成的知识架构的修缮与充实.

     

     因为人善良正派,才情又象W总理一样的出众逼人,故颇得人缘。而所从事过的工作,其成绩又总是在同类中出类拔萃,因此深得各色资本家的赏识,常被猫国特色时代周刊时不时地评为封面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还资本家破格提拨为厂长,总经理特别助理,上市公司下属分公司负责人,民主自由豆豉,杰出领导人......等等.

 

     然我终因鄙视资本家与工头对待劳动大众的恶劣态度与压榨,愤而离职,数次炒了资本家的鱿鱼而从未被资本家炒过。此点我想就是高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的W总理也未必能做到.

       

        现经励精图治,自学成才,在某工科专业技术领域稍有所长.自己动手,力求自给自足,养家糊口而已.人情练达,洞明时事,偶得闲暇,涂鸦文字,针砭时弊,以作消遣.因眷恋故土,思乡心切,故自号武候坡是也  

       

       以上就是我的大致经历.

    

    网络偶尔写一些言辞犀利敢讲真话的时评博帖,颇遭敌对阵营走狗们的忌恨扑腾与叮咬也常被它们诋毁成所谓的毛左.

 

我上有年迈,下有懵懂小儿,为保全家小,也为了更好的在闲暇之余拿起笔继续书写呐喊,因此无法向先生提供更详尽的个人情况,敬请理解和谅解.但是,不管我们身处何地从事何职,只要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公平正义和劳苦大众,我相信这个共同的目标就足以使您我这样的千百万朋友心灵相通其它一切都是枝节,是微不足道的。有道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此与先生共勉。

 

从所赐履历资料看,先生是学养颇丰之高士,品行端正之能人,故晚生不足之处,诚请先生斧正赐教。顺颂

 

冬安

                       武候坡  顿首百拜。

                                  

                      2010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