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信贷市场大半江山的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0月底已停止了新增开发贷款审批。而此次不同于之前的月度性停贷调节奏。
央行控制信贷,必须不断收紧商业银行流动性,令其“无钱可贷”。
11月7日,工行总行授信审批负责人表示,工行已完成了全年的信贷任务,多地分行都停止了新增开发贷的发放。中行、建行、农行内部人士口中得到确认。中行总行公司业务部的信贷人士更为直接:“一般各分行开发贷投放得更早,三季度就完成了全年的投放目标。”
国寿资产管理:“我们对四大行的调研发现,新增开发贷在10月份就基本停止了。”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年度总结,新增已不可能,存量信贷资产的置换空间也有限,再加上四大行背负更多配合调控的任务,开发贷基本就算停了。”
2011年的新额度到来之前,勒紧裤腰带是开发商惟一办法。
更坏的消息还在后面。11月10日,央 行决定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配合着“十二五”的保民生、调结构目标,监管层防通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在可预期的后市监管下,开发商即使挺过今年的信贷空窗期,2011年面临的信贷环境也不见得比今年好,甚至更差。防通胀措施会加强,地产调控也会持续,预计明年的地产信贷供应会减少两成。
开发贷断粮
早在8月底,农行曾给各分行下发通知要求暂停开发贷发放。中行、建行、工行也暂停开发贷审批。
尽管农行行长张 云随即强调,开发贷只是暂停8月24日~8月31日一周,并仅限于农行自身调整,另外三大银行也纷纷辟谣表示开发贷正常发放,但彼时日渐严厉的多部委地产联合调控以及各商业银行普遍抢贷的习性仍不免让市场对四大银行的表态心生疑虑。
按照银行所谓的信贷发放时间表,地产信贷正接近尾声。这正是此前市场怀疑银行,尤其是四大行表态继续发放开发贷真实性的缘由所在。因此当10月份四大行及另外两家股份制银行被银监会实施为期两个月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时,坊间更加笃信了四大行的超规模信贷,以及四季度新增贷款增速的不可持续性。
尽管银行对地产信贷情有独钟,但为了配合国家宏观调控,在前三季度抢先完成开发贷投放后,四大行要想在剩余不多的信贷余额中新增开发贷已是难上加难。
为了防止地方分行权力过大,杜绝业绩贪婪与金融风险,四大行目前都是采取中 央集权的方式,由总行对地产企业进行授信与贷款控制。总行对各个分行也都设定了因地制宜的信贷新增额度,分行的每一单结算数据都会被总行直接提取,对分行进行实时监督,新增额度用满了,就不许再发放新贷款,但可从存量信贷中置换。
银监会的多项监管已经把这些通道堵死,即使是在新成立的银行间资产信贷转让交易平台上,被交易的信贷资产也鲜有中长期的地方平台与地产信贷。过去“先放贷,后置换”模式的打破,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的开发贷断粮。
2011年开发贷降两成?
再融资关闸、上市梦断、私募拆借成本高企,再加上行业调控笼罩在市场上的观望乌云,已经迫使更多的开发商将下一年度的计划押宝在2011年的信贷开闸上。
银行也正在积极地把真空期排队的融资需求转换为明年的客户项目储备。在挺过今年的年关后,将为开发商开启新一轮的融资。
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开发商的融资困境能够柳暗花明。明年的货币供应以及银行信贷总量预计不会超过今年,地产行业的调控也依然会持续。
今年监管部门主要做了三件事,整治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三高’行业不良贷款的信贷风险,这实际上是在调控的基础上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明年监管部门还要加上防通胀。在防通胀的调控预期下,可以预见我国将持续经历政策密集期。预计工行2011年的开发贷会进一步收紧。
=============
11月14日,温家宝在探访澳门北区工联会时主动表示,澳门应关注物价问题及年轻人置业困难,有在场青年当即指出,现时澳门楼价太贵,要求政府介入控制为楼市降温。温家宝回应说:“这件事确实很难,你看内地,左一个(国)十条,右一个(国)五条,就是压不下来。 ” “这里有多方面的因素,也很复杂,如果真的买不到房,可以考虑用先租的办法”。
据新闻晨报http://gz.house.163.com/10/1117/10/6LMFIVCH00873C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