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的喧嚣源自草根认同感的焦灼
这股“给力热”到11月10日这天“登峰造极”,甚至有人断言:“给力”将毫无悬念入选2010年度网络热词,因为,这一天,它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对此,《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主编何炜在自己微博中幽默地回应称:“顾虑很给力,不过神马都是浮云……”(13日扬子晚报)
就因为是一个常见的网络词语,就因为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广大网友瞬间狂喜不已,个个奔走相告,进而又引发出“给力”用词是否得当的热议。小小一个词,竟然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其意义恰恰就在于“给力”这个词本身,又似乎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含义。
尽管质疑与赞叹的声音都很高涨,其实两大阵营都心知肚明,此“给力”非彼“给力”。欣喜加质疑,不过是网友们自作多情的幻觉,甚或蓄意“制造”出来的狂欢。凸显出草民声音渴望引起官方共鸣的强烈诉求,草根文化期冀得到主流认同的无比焦灼。
尽管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网民声音越来越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各级政府、官员也越来越重视倾听网民声音,网络问政也越来越时尚,但一个词就能引爆草根狂欢情绪的喧嚣,显然表明,目前做到的至少离大家的期望值还有很大的距离,草根给力国计民生的愿望很强烈,企望主流给力草根的期待同样很迫切。
尽管神马都是浮云,“给力”热终将有退去的那一天,但留给社会的反思不会停止,不仅是党报报道方式、内容如何与时俱进,亲近草根的问题,而且是其他有关各方如何进一步推进制度革新,让草根跟主流走得更近,彼此给力,进而更有力地助推国强民富,如此,才会真的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