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走势反映全球经济正在畸形化


    面对全球经济目前面对的问题,世界已经走向分裂。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与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就如何协调带领世界走出经济危机还不是现在的话题,目前全球国家正在陷入如何分担本次全球危机的损失的争吵之中。

 

    面对目前的危机,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每一个地球人的面前:政府与市场,我们如何来协调这种关系。它的展开是市场是无国界的,而政府是不能超越国界的,那么一个全球化的市场问题究竟应该指望通过各个政府自我解决抑或是国家间妥协解决还是放弃政府将问题交给市场自我解决?哪一个效率更高和更加公平?政府与市场如何实现正确的相互定位。从美国国会指责中国操控汇率,到中国官员自己揭露43万亿货币超发以及通胀预期强化,从日本央行和美联储的联合放水极度宽松流动性所产生的通胀低迷与通胀在中国和亚洲实现,德国强化爱尔兰危机等等普遍性的国家经济状态描述自虐到中国市场力量极力阻击股市和期货市场推动美元指数上升,等等,我们不得不担心一场由各国政府之间在挽救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形成政府间和国家间的另一次危机,我们看到地狱的大门正在敞开。

 

    以中国的通胀为例,我们政府现在在努力反通胀,这合乎民意。但是,我们的通胀是怎么出来的呢?不回答这个问题如何反通胀?美联储和日本央行滥发货币是根本原因,中国只能跟随采取刺激经济政策是目前的原因也是我们不能改变的现实。面对不能改变的现实,实际一点我们只能找自己应对这种无法改变的外部现实是否有失误的地方吧,应对同一种状态的办法不可能只有一种,怎么说呢,总的说还是我们的思维素质或者我们的行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市场经济,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市场要素之间相互刺激和抑制的机理,总之,我们的思想、经济理论、发展和生存观念还是处于封建王朝时代的皇帝诸侯思维体系,还是在想怎么让多数人去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这样的封建体制思维,这是解决通胀问题的关键。中国不怕通胀,老百姓也可以不怕通胀,关键是流动性增量要在各个生产和生活要素之间合理分配,而我们的问题应该就是处在增量流动性的分配失衡所以才有通胀危机。有危机就来搞限制、打压市场、冻结流动性或者加息,这只能是权益之计无法根本解决流动性增量结构失衡问题,这样面临的通胀社会压力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是鸵鸟政策。我们很遗憾地看到中欧和亚洲国家大都是如此,领人失望,这也反证美国之所以是超级国家的理由,反过来想,为什么美国和日本带头扩张流动性却能够转嫁通胀给亚洲呢?

 

    我们的观点是中国的通胀是表面问题,流动性增量在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才是问题。中国的发展方式变革和政府过多干预市场的体制变革才是关键。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矫正流动性存量在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个人、消费与投资、国家财政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之间的流动性分布结构来克服通胀产生的流动性分布不均衡问题,通胀肯定是有的但不一定是问题,流动性分布不均衡才是问题。而调整这种不均衡在目前的政府体制下就只能依靠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作为矫正的手段,暂时冻结政府的一些权力尤其是增加税收权,改变国有企业的利益分配模式让其成为真正国有,更关键的是要让货币流动性向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转移而不是向政府金库转移,我以为这才是解决中国目前通胀问题的关键;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是要解决一个老问题就是政府从经济事务和市场事务中要退出去,做裁判和市场的保护者而不是参与者;最后是国内市场力量将金融、产业技术、市场进行创新式的组合形成新的增长方式和新的增长动力。

 

    一个市场不能回避一些基本的趋势,比如全球结算和储备货币很可能多元化、中国市场对未来世界经济刺激的分量加重等等。不能逆行这些基本趋势,逆行是要付出代价的,中国不可能不做负责任的大国,也只能在负责任大国的承诺和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大国崛起,但是,我们不能老是成为付代价的一方,这样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目前,全球经济组织和国家为了达到一些人为的妥协而设定的目标就必然会扭曲市场和价格,带动市场大幅度动荡从而影响市场正常的节奏和心理预期,这很容易带来全球经济的二次危机,也很容易破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全球经济恢复蒙上阴影。而这一切的改变中,美国自觉是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一环,这个危机源的危险性从来就没有解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