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京山上
用一首歌曲名作文章开头标题,是文中故事发生在北京,但又缘于30多年前的甘肃山丹军马场。即然是故事,就少不了人和事,不妨先从一件事说起。
张晓
张晓和他的“北京马友博客群”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北京知青在山丹军马场的故事内容为主的文章【北京知青在马场】,因此被一些网站或博客引用。当时,北京方面出现了一个以“北京马友”命名的博客群,内有十数名曾在军马场插队支边的北京学生加盟。乍一浏览,就被其中内容所吸引,讲插队军马场的故事,帖一些战斗岁月里的老照片,描述军马场以及大西北的民俗民风,甚之用观察家目光,审视,思考和研究军马场发展,民生以及草原环境保护问题。内容之充实,容量之庞大,思考之深刻,观察之广泛,文学的,艺术的,行居的,人文的,等等栏目,不胜枚举。真乃呼啦啦春光一地,教人眼晴一亮。不竟使人为之一震,这些人,他们早已离开马场,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恋场情结,十二分的亲切跃燃纸上。随便点一篇品读一番,文中故事真切感人,文中人物生动鲜活,一切晃如昨天。
于是,不到半年时间,便有近百名知青加盟其中。其中有西北的,西南的,东北的,甚之海外华人,他们大多作过知青,或与军马场,养马有关。大家不约而同的聚集在张晓扯起的这面旗帖下,甚之,在博客音乐中首选《站在草原望北京》,其深刻的怀旧情结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转载了我的【北京知青在马场】,尔后被广泛引用。因此,我和博主张晓〈水流云〉取得联系。
魏芳超【左】
据介绍,该博客群是张晓和他的战友魏芳超合作开发的,旨在广泛联系曾在山丹马场插队过的北京知青,搭建一个网上交流,互动的平台。乍一开博,人气就不断攀升,现在已经成为联谊,探讨,互动和发展的有效论坛,为凝聚和鼓舞同志们的战斗士气,推动军马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向前发展奠定了基础,之所以帖我的文章,因为我写到了北京学生在军马场的创业经历,回顾并评价了那一段战斗经历。
我很激动,此举是对我文章的肯定,因此,我很感激张晓,还有魏芳超。
张晓爱人刘幼贞和马友刘亚茹
【北京知青在马场】http://www.shandanjmc.com/qiyewenghua/wangshi/beijinzhiqin/zq.htm
【北京马友博客群】http://sichangmayou.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