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刻意淡忘的厦门汽车创始人


 转载自搜狐《车访间》

    黄培予:被刻意淡忘的厦门汽车创始人 

http://auto.sohu.com/s2010/cfj-227/

    

 

 

 

2008年年中,我慕名前往苏州拜访将大金龙带到客车业颠峰的传奇性人物庹新永,彼时我已多次听过业界对他的刻画。那次见面时间很短,他带我参观其执掌下的苏州益高工厂,对我提出的口述历史采访要求,礼貌而坚决地给予回绝。

几个月后,我们再次见面,也许是被我的诚意打动,这次他敞开心扉,给我讲了一个故事:2008年春节前夕,苏州最冷的时节,凌晨四五点钟,他驾车到苏州高速路边上,在凛冽寒风中等候一个人。这个人乘坐一辆半旧的汽车,从厦门出发,经过两天两夜的行驶,已接近苏州路段。

大概半小时后,终于等来了他要见的人。这是相隔十多年后,两个男人之间的再度握手。天还未亮,庹带他去看益高工厂。刚近大门,就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传来,所有的益高员工聚在一起,排队迎接他的到来,公司大门悬挂的横幅上,“热烈欢迎厦门汽车创始人莅临指导”字样赫然在目。

他们所共同经历的那段燃情岁月,他们所演绎的那段英雄路短的怅然,他们所牵扯出的厦门汽车史上的那段梦魇,他们如江湖豪杰般时隐时现的那段起落变故——这对于《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栏目,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实际上我并没有做什么,你要听大金龙的故事,应该去找他,他叫黄培予,他才是大金龙真正的创始人,也是厦门汽车的创始人。”庹新永满肃容地对我说。黄正是他在风中等待之人。

黄培予这个名字,如今在厦门汽车工业史上再难觅影踪。但他曾经与厦门汽车如此紧密相连,甚至是厦门汽车史上难以绕过的一个名字。他在厦门湖里经济特区白手起家,创造了厦门汽车工业史;他一手组建了大金龙、金龙车身和小金龙,并赋予其经济特区的灵活机制;他殚心竭虑积极策划牵手德国大众和台湾裕隆,万事具备,却欠东风。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气候下,他受益于体制,最终又被体制所羁绊。特定的历史阶段,铸就了他奇特的人生结局。一盘气象万千的厦门汽车棋局,因他的猝然解职戛然而止。

几经辗转,2009年,我在厦门见到这位保外就医的76岁老者。世事沉浮,满目疮痍,但他依然乐观、豁达、睿智而谦和,使人无法与其坎坷遭遇联系起来。当天,我们品着铁观音,从清晨到日落,在他点燃的袅绕的烟雾中,我听到了一个跌宕而又悲怆的故事。

《汽车商业评论》部分记录在此,希望能够还原一段中国客车业的真实的传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