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排行榜不时登场,每一个排行榜总是把中国的大学折磨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国人引以为豪的清华北大居然没有在任何一个权威的排行榜上进入前100名。在学术水平、学科建设、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清华北大确实难以与世界名校相抗衡。那么,是不是清华北大就没优势可言了呢?不是的,就本科生质量而言,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能比得上清华北大。
杨振宁先生到清华任教,在与学生接触后认为,总体上讲清华学生要在哈佛学生之上。至今,仍有人对杨振宁先生的观点持怀疑态度。实际上,只要平心静气想一想,杨振宁先生的判断是可信的,在理的。世界上最顶级的大学,像哈佛、耶鲁,新生录取率在百分之八左右,就是说100名报考者中只有8人左右被录取,而清华北大录取率不到千分之一,1000名报考者中还不到1人能被录取。发达国家,人口少,名校多,优秀学生被瓜分,而中国人口多,名校少,处于第一方阵的只有清华和北大,这也就自然而然地垄断了全中国最优秀的生源。有人说,“分数”并不等同于“质量”,“高分数”并不能说是“高质量”。此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退一万步说,中国的高考再不科学再不合理,总不至于“千里挑一”还不如“十里挑一”吧?清华、北大的许多本科生在读期间都有作为交换生到国外大学而且都是排名比清华北大更靠前的大学学习的经历。这一经历,让清华北大的学生有机会就中外同学作全面而深入的比较。在比较中,他们往往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海外大学也有聪明学生,但整体上没有国内(清华北大)学生聪明。我有幸接触到一批在本科阶段有交流背景的清华北大学生,他们总是说:清华北大的同学不仅悟性高、解题能力强,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显现出高智商高智慧,总是特别敏捷、特别风趣。我们可以认为清华北大的同学在作评价分析时可能有失公允,但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每年在美 国获博士学位的数量名列世界第一第二(以学校为单位计)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能够保留当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上班时忧国忧民的情怀,如要能够继承陈寅恪鄙视权贵坚守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品格,如果仍然能够像钱钟书那样甘于寂寞潜心学问,那么,清华北大的学生一定会更杰出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