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增长,为GDP的光环增光添彩。如今,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屡创新高,已一举跃居世界首位。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进步,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在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社会问题给汽车工业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300万辆,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今年1-8月份,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091.45万辆和945.69万辆,同比累计分别增长35.45%和31.53%,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8500万。
快速步入汽车社会的中国,一边是火爆的市场需求;一边是因为拥堵而蜗牛般爬行的中国汽车;一边是中国15座城市每天近10亿元的拥堵成本。面对严峻的环保压力,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何去何从?
发展汽车产业,不能走向幸福的对立面
因为追求幸福,中国居民大步迈进了私车消费行列,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也首次跻身全球第一。梅赛德斯-奔驰,9月份在中国汽车销量超过13940辆,同比增长114%。今年1至9月销量超过101,350辆,同比增长129%。今年中秋节前的那个周末,北京成了名副其实的“首堵”。140余条道路拥堵,道路拥堵数首次破百。伴随堵车,巨额的财富悄然流失。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指出,因为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日均损失近10亿元。而北京这类大城市的月均拥堵成本高达60亿元。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北京拥堵情况将变得更严重。
汽车社会因堵车而失去了幸福感。面对大城市拥堵的现状与趋势,面对销量持续攀升的中国汽车市场,今日已累积了巨大产能的中国汽车业,必须大力转向,拓展新的市场。
发展汽车产业,环保诉求无法回避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也日趋严重,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更使得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一些城市臭氧浓度逐步在增高,个别城市发生光化学污染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臭氧浓度增高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有密切的关系。公开资料也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在大气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5%以上。
汽车污染,这一警示已成现实———在南方许多城市,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源。研究表明,广州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尾气占22%、工业污染源占20.4%、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占19.2%,汽车尾气被市民评为“最不可忍受的污染物”。 位列我国第一批环保模范城的深圳市,大气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污染已占70%,每年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达20多万吨,并且还在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上升。
由交通拥堵连带出来的车辆减排问题,始终是各方关注的话题。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在2010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上指出,目前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三分之一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过去十年我国机动车排放法规建设发展很快,不断提高机动车排放控制标准,引导促进车辆低碳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整体排放情况趋缓,减排在十一五期间效果比较明显。据估计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24倍,排放总量则增加12倍。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陈虹指出,中国的经济、城市和汽车工业这几年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方面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为城市提供了高额的税收收入,拉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消费的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说,发展汽车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新能源汽车列为现阶段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并提出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在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和环保压力倍增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刘志全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健全汽车排放标准体系、加强机动车排放控制。重点是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严格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完善新生产机动车环保制度,继续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加速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淘汰进程,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另外要完善机动车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研究有利于机动车污染防止的税费政策。同时要加快车用燃油清洁化进程,强化车用燃油清净剂管理。
汽车业遭遇治堵与环保 谁该让着谁
尾气污染与汽车业盛景如影随行
15城拥堵日耗成本10亿 汽车业走向幸福对立面?
面对严峻的环保压力,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何去何从?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