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感恩之旅,心灵之旅---全拯贵州支教报告会总结


大城市的夜晚,杯觥交错,纸醉金迷。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富了,但我又想各位一句,我们真的富了吗?

2010年,我的人生有太多的感悟和感触。昨夜,我又一次走进大学的讲堂,伴随着许多比我小好多的弟弟妹妹,走进自己的心灵,接受一次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拷问。

 

在郑州,作为一个所谓的白领,我很在意自己的生活品味;也很在意物质的享受。当然,我不是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人,但也总向往一点小资生活。在民革党同志全拯老师的极力邀请下,我很被他的热情所感动,也拖了几位要好的同事和朋友一起搭帮去河南工业大学旁听一下他的报告会。

 

说实话,许多人现在听到报告会,很抵触。现在太多太多的报告会,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不是售书就是推销课程,更甚者还要推销产品,搞的乌烟瘴气。我虽然也有一点点顾虑,但在民革培训班的时候,很喜欢听全拯老师讲的民革党史,很幽默很吸引人。这一次,我想,就当再去听他一次课吧,顺便也再感受久违的大学校园。

 

从郑东到嵩山路,堵车,大家难免有点浮躁的情绪。走进校园,看到全拯老师和小同学们热情的笑容,我倒觉得差点迟到有点不好意思了。

 

就坐的时候全老师竟然安排我们这些社会人士都坐第一排,我真是有点受宠若惊。慢慢的不是很大的礼堂人也都逐渐满了起来,坐着的站着的,前面都是身着迷彩服的小同学,我看他们黑黝黝的样子,想必是经过支教活动的同学们吧!

 

灯光熄灭,大屏幕上缓缓放出了字母和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贵州美丽的山水,宁静而致远,异域的风土人情也给人很不一般的感觉。画面切到当地的学校,很气派的大楼和水泥路。我想,这不是过的挺好的嘛,这哪是支教落后地区啊,发展的还是不错的。

 

随着纪录片的开展,与前面和谐美丽的画面完全不同的图片呈现在我的眼前。宽阔的水泥路上并没有车辆,还都是原始的牛驮马载;年纪花甲的老人身体几成直角,辛苦的扛着生活所需的柴火和粮食;14岁少女的闺房,竟然没有像样的被子;老百姓的房屋依然是草泥搭建,甚至不能遮风避雨;每日上下学需要走15里地的孩子们,连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留守儿童早早辍学,在家照顾年纪更小的弟弟妹妹……太多的画面让我们震撼!眼泪止不住,在光鲜的教学大楼后面,为什么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为什么老百姓还这么的穷苦?!这些孩子的眼神,是那样的痛苦和迷茫,甚至已经麻木,他们的脸上,没有同龄人应该有的灿烂笑容;他们看不到未来,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欢乐童年呢???

 

全老师带领着他的感恩之旅大大小小几十号人,走遍了最穷苦的摆榜和大坝,足迹踏遍了村庄院落,他们为穷困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了衣物,带去了矿泉水,带去了中原人民的热情与温暖,更带去了希望。画面上的他们是那么的真挚,也是那样的辛苦,我在国外睡过火车站,挨过饿,打过很苦的工,但和画面上的他们吃的苦比,我吃的苦简直不值得一提!更触动我的是,支教工作几个月尚且如此,那里的老百姓和孩子们,却几年 ,几十年的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他们忍受的又是如何一种苦痛的生活?支教团队与当地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是真挚的,是纯粹的,是超越了一切城市小资爱情与都市情感的伟大友谊。他们在一起欢笑,也在一起哭泣,纪录片的背景音乐也搭配的超好。我想,什么是感动中国,这就是!

 

纪录片放完,我的心情不能平静。全老师上台讲话,他的讲话更令人感动,同时也让人心酸和心疼。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抗着这么一副沉重的担子,全身心的为孩子们做奉献,甚至有六位品学兼优的孩子都能够从那么偏远的山区来到郑州上学,这一切都是靠他和他的团队拼命的工作、打工赚来的血汗钱。而他仅仅是一位月收入几千元的教师啊!

 

写到这里我不想再写下去了。作为民革的一份子,我为拥有全拯这样一位优秀的党员而感到骄傲;作为一个物流人,我愿意在业余时间用自己的专业为感恩之旅做些什么;作为年轻人,我要从行动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全拯壮大队伍,让我们的活动继续下去;作为中国人,我呼吁社会的人们,放下手中的一切,问一问自己几分钟,你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一些事情无法改变,但我们是不是可以抽出时间,来做一些事情,为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是那样的可爱和质朴,只因为生在那么穷困的地方,就应该小小的肩头扛起那么重的负担吗?!我们是不是,可以帮助他们一些呢?!!!










































更多图片和信息请见感恩之旅网站:www.ganenzhilv.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