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泡沫”


上证指数20071016创出6124点的历史新高,距今已三年有余,而目前指数还趴在不足3000点的“低位”。在此期间,上市公司利润增长超过30%GDP增长也接近30%,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更是达到75%。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市场参与者相信市场整体仍处于低位,后续上涨空间巨大。但这完全是被“惯性”所蒙蔽。

实质上,隐形的泡沫已经非常显著。从估值上来看,截至1119日收盘,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整体市盈率仅14.65,整体市净率2.45,确实处于合理区间。但是从估值结构来看,超过60%个股的市净率大于4,超过70%个股的市盈率大于40(包含亏损股)。

以目前A股近2000家上市公司来计算,有14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市盈率超过40。而这些公司绝大多数并不属于沪深300成份股,在上证指数市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偏小,所以它们的高市盈率、高市净率并没有被投资者所关注的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所涵盖。也就是说,“失真”的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隐藏了绝大多数个股的高估值,也使得结构性的泡沫得以隐形。

从市值规模和行业属性来看,中小板综合指数或许更能代表被高估的数量众多的上市公司。截至1119日,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506家,总市值也已经突破3万亿,整体市盈率接近49。而目前的中小板综合指数为7478点,早已突破07年的高点,并不断刷新记录,相对于081959点的低位,涨幅也已接近300%

泡沫什么时候破裂?中小板综合指数离它的“6124”还有多远?这些问题很难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泡沫存在,无论它能够吹多大,总有破灭的一天。而且,可以预期的是,当泡沫破裂之后,中小板综合指数所代表的那些公司,绝大多数都会以远低于目前的价位在市场上交易,也许低50%也属正常。

面对泡沫,最佳投资策略或许就是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