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手打击内幕交易意义重大


  11月18日,国务院转发了证监会、公安部等五部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意见》的转发,一方面说明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危害性,已引起高层的严重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内幕交易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其涉及面之广,必须多部门联手进行打击。

  内幕交易是资本市场的一颗“毒瘤”。随着市场的发展,被曝光与处罚的内幕交易案件越来越多。数字最能说明问题,据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披露,今年1-10月,证监会共受理内幕交易线索114件,立案调查内幕交易案件42起,因内幕交易对16名个人、2家机构做出行政处罚,将15起涉嫌内幕交易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内幕交易的打击不断强化,无论是从制度建设的完善如《刑法修正案(七)》、《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颁布与实施,还是在打击的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呈现出力度空前的格局。尽管如此,内幕交易在市场中盛行,仍然值得深思。

  打击内幕交易重在快速立案、稽查,并作出相应的处罚,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打击的目的,并震慑那些铤而走险者。但事实上,监管部门在打击内幕交易案件时,常常表现出“滞后效应”。一个内幕交易案件从发现、立案稽查到实施处罚,往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尽管违规违法者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其效果无形中大打折扣。

  不得不指出的是,内幕交易由于其操作手段隐蔽,查处难度大,尽管在打击内幕交易上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漏网之鱼肯定大有人在。而且,鉴于内幕交易本身的巨大利益驱动,将来定然还会有“前仆后继”者,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对于内幕交易的打击要保持一种常抓不懈的高压态势。并且,发现快、立案快、处罚快亦应成为一种常态。

  笔者以为,除了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发现问题之外,建立内幕交易案件的举报与奖励机制亦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举报线索者给予一定罚款比例的奖励,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市场参与打击内幕交易的热情,才会让内幕交易者成为“过街老鼠”。

  从最初相关部门的各自为战,到目前在高层重视下的联手,一股打击内幕交易合力的形成,必将对欲违规者造成极大的震慑。当然,在这一切的背后,最重要的还在于执行力。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0-11/22/content_605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