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向下空降不如由下向上民选


 由上向下空降不如由下向上民选
 
  今年10月发生了一件轰动北京官界的事,66名中央局级干部被大规模分配到地方城市担任副市长或副书记。通常被称为“京官”的中央官员被安排到地方就职虽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此次的情况和过去不同。因为,这些干部中大都是各部门的精英人物。
 
  据报道,中国对美外交班子的核心人物、外交部北美洲大洋洲司司长郑泽光赴南京担任南京市副市长。他在1984年考取外交部高级翻译并进入外交部工作后,在美大司工作了近20年,历任美大司副司长、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等职务,堪称典型的“美国通”。中国当局将带领内陆古都南京经济发展的任务交给了他。
 
  被任命为山东省济宁市委副书记的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梅永红在过去5年里一直带领中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可谓是科技政策领域的智囊。另外,“自主创新”一词的创造者正是梅永红,这个词语最近总是出现在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演讲中。
 
  被安排到中国南方福建省两座城市任职的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臧杰斌和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贾科还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位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集体居住区——北京中南海,是负责筹备党中央各种会议和下达指示的权力核心部门。
 
此次赴地方任职的局级人士平均年龄只有45岁左右,大都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在中央部门的竞争过程中,他们的工作能力已经得到验证。当局将他们派往地方城市不单纯是为了让他们体验地方一线城市,而是最后考验一下他们在管理地方的过程中能发挥出怎样的领导力,从而判断是否将他们提拔为中国最高领导班子中的一员。
 
这些在国家机关上层工作的人员,一般都缺乏地方基层工作的经验,补上这一课是政界、官界精英进入最高权力层必须经历的过程。实际上,这些人都已经进入升官的正常轨道,只要他们不出大问题,就一定能得到重用,他们和同级官员并不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民众也会对他们另眼相看,这种培养官员的办法很容易沦为形式。
 
因而,由少数人选定官员,由上向下空降,远不如由民众由下向上选举各级官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