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新增信贷规模缩减将成定局 市场预测上限或达到7万亿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银行均已基本制定完毕2011年的新增信贷规模,上报的规模跟今年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但考虑到央行最终会对各家上报的数字"打折",所以明年新增信贷规模缩减将成定局。
据多家机构的预测,明年银行新增信贷规模将达到6-7万亿元人民币,尽管低于今年的7.5万亿元,但上限仍有可能达到7万亿元。这主要是与信贷投放未到位的储备项目有较大关系,此外,保证明年经济持续增长以及结构调整,仍需要一定力度的新增贷款支持。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也证实,上报的规模都是根据储备项目来的,而且今年没完成的项目也需要大量配套资金。
今年,作为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监管部门将新增信贷的规模确定为7.5万亿元。加上通过表外方式融出的资金,今年实际新增信贷规模已接近2009年的数字。
农行战略管理部的宏观经济周评认为,2009年人民币贷款增速高达32%,今年前9个月增速为18.5%,均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预计明年贷款增速将回归常态的13%-15%区间,意味着明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大概为6-7 万亿之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认为,明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关键的一年。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必要合理的信贷支持是不可少的。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如果最终将新增贷款的规模定为7万亿,那应该是从支持经济增长的角度考虑较多。但他认为7万亿的规模有些偏高。不过,随着银监会对表外资产的监管愈加严格,明年可以通过表外方式融出的资金规模将大大降低。
总体来看,明年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已成市场共识。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新增信贷规模会逐步回落也在市场预期之中。而相应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也将在17%的目标上有所下调,市场预计M2增速目标可能为16%。
●3只基金同日成立 募资超百亿
受益于多通道审批,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明显提速。今日有3只基金同时宣布成立,总计募集资金逾百亿。
广发行业领先基金今日发布公告称,该基金于10月25日起募集,11月19日募集完毕,有效净认购金额为44.29亿元,其中广发基金公司基金从业人员认购52.37万份,占该基金总份额的比例为0.01%。
富兰克林国海中小盘基金自10月18日起募集,11月19日募集完毕,有效净认购金额为 30.51亿元,其中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自有资金认购本基金5200万,占该基金总份额比例1.7%,该基金公司从业人员认购85.02万元,占该基金总份额比例0.03%。
海富通稳固收益自10月20日起募集,11月17日募集完毕,有效净认购金额为26.96亿元。
事实上,从今年新基金成立情况来看,出现4次单日成立基金数超过3只,其中6月22日当天成立4只基金,4月14日、3月25日和2月11日当日均有3只基金成立。
业内人士认为,实施多通道审批后,基金获批数量加快,同日发行、同日成立的基金越来越多,未来多只基金同日成立可能会成为常态。从11月新基金发行情况来看,11月1日和11月8日当日均有5只基金同时发行,如果不出现提前结束募集或者延期募集的情况,这些基金同日成立的可能性非常大。
●力挺创新 13家央企试点分红权激励
国资委日前下发通知,决定在部分中央企业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高新技术和院所转制企业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并适时探索其他激励方式。
此次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的企业主要在13家央企所属企业中选出。这13家央企是:中核工业集团、中航科技集团、中航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船重工集团、中国电子、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国机集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钢研、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通知明确,分红权激励试点企业应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注册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中央企业所属高新技术企业、院所转制企业及其他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公司及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暂不参与分红权激励试点。
二是试点企业应当制订明确的发展战略,主业突出、成长性好,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具有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
三是实施岗位分红权的试点企业近3年研发费用占企业年销售收入比例均在2%(含)以上,且研发人员人数不低于在岗职工总数的10%。
试点企业实施分红权激励,主要采取岗位分红权和项目收益分红两种方式。试点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两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进行激励。
根据通知,实施岗位分红权激励的,实施分红权激励期间,企业各年度净利润增长率应当高于企业试点前3年平均增长水平。企业年度岗位分红权激励总额不得高于当年税后利润的15%,激励对象个人岗位分红权所得不得高于其薪酬水平与岗位分红之和的40%。离开激励岗位的激励对象自离岗当年起,不得享有原岗位分红权。
实施项目收益分红激励的,激励对象个人所获激励原则上不超过激励总额的30%。分红提取比例与产业化项目净收益增长水平挂钩。
通知规定,试点企业不得面向全体员工实施分红权激励。中央企业负责人暂不纳入分红权激励范围。企业监事、独立董事、企业控股股东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不得参与试点企业的分红权激励。
●五部门近期将开展内幕交易专项检查
权威人士23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之后,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五部门联合召开了座谈会,部署联合打击和防控内幕交易的下一步工作。近期五部门将联手开展一次依法打击和防控内幕交易专项检查,查办一批典型案件并公开曝光,以震慑犯罪分子。
证监会各派出机构近期也将通过座谈会、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向当地政府部门通报五部门意见精神,向上市公司讲解如何防范内幕交易、加强构建综合防控内幕交易体系。
权威人士表示,"不仅上市公司要登记和报备内幕信息知情人,以后地方政府开会审核涉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项,也要登记内幕信息知情人并留档备查,尽可能缩小知情人范围。"各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内幕交易的危害性,按照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工作的统一部署,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各项制度,完善配套措施和办法,强化监督,严格问责,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将建立和完善内幕交易案件移送、执法合作、信息管理、情况沟通等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综合防治体系和强大打击合力。
●资金追捧弱周期股
昨日两市大盘低开低走,跳水下挫,午后一度快速回升,随后窄幅震荡,最终双双以大幅下跌报收,两市共成交2931.5亿元,量能相比周一有所萎缩,但资金流出步伐仍未改变。据大智慧SuperView数据显示,昨日两市大盘资金净流出为76.36亿元。
这主要体现在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化工化纤、煤炭石油、交通工具等板块中,其中有色金属板块居资金净流出首位,净流出13.03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紫金矿业,分别净流出1.37亿元、1.19亿元、1.11亿元。电子信息板块居资金净流出第二位,净流出6.23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京东方A、上海贝岭、中科三环,分别净流出0.78亿元、0.67亿元、0.58亿元。化工化纤板块净流出5.50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天茂集团、湖北宜化、云天化,分别净流出0.41亿元、0.30亿元、0.26亿元。
除了电子信息板块是近期活跃的品种外,其余品种大多是强周期性个股。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资金倾向于认为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有望出台,从而使得强周期股走势备受压抑,因此,短线有资金持续流出。但目前资金面仍然相对充沛,故在减持有色金属股以及近期活跃的强势股之后,有资金开始慢慢低吸那些不受调控政策预期影响的弱周期性个股。
这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旅游酒店、酿酒食品、电器等板块中,其中,医药板块居资金净流入首位,净流入0.52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九芝堂、普洛股份、广州药业,分别净流入0.56亿元、0.56亿元、0.46亿元。旅游酒店板块居资金净流入第二位,净流入0.46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全聚德、湘鄂情、北京旅游,分别净流入0.45亿元、0.06亿元、0.04亿元。酿酒食品板块资金净流入0.32亿元,资金净流入最大个股为N涪陵榨、贵州茅台、沱牌曲酒,分别净流入0.98亿元、0.79亿元、0.24亿元。
昨日资金流向显示,当前A股市场的整体做空能量依然不可忽视,尤其是个股方面的资金流向更不宜乐观。昨日两市有1300多只呈现资金净流出,资金净流出超千万的个股有298家。而资金净流入超千万的个股只有77家,资金净流入最大个股为N老板、N天广、N涪榨菜、贵州茅台、九芝堂。值得庆幸的是,多头能够抱团作战,对消费类等弱周期性品种以及节能减排等小市值品种积极关注,使得此类个股成为昨日盘面热点,削弱了强周期性个股的做空能量,使得大盘短线运行趋势不至于太难看。
2010年11月24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