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涨价


      早上去买油条,才知道已经涨到8角钱一根了,去年这个时候还是三角钱。就这样,老板供之不及,他和我商量,要不你买四根吧?先前我要买六根。我说不行啊,我家里人多着呢,本来还想多买几根,看你实在忙不过来,就只买六根,人家都希望顾客多买,你怎么还嫌我买的多?

      涨价,涨得触目惊心,可是百姓能不吃不喝吗?民生经济现在发展的蓬蓬勃勃,可是究竟谁赚钱了呢?卖橘子的小贩说得好,现在涨价了,反倒卖得好了,为什么?因为原来东西便宜,大家买一大堆也吃不完,现在贵了,只买一点,但是很快就吃完了,吃完了就得继续买!原来这就是适当通用的好外,强制老百姓消费!物价上涨了,可是老百姓日常吃喝那一样能省略?通胀的结果就是贫富分化更加厉害。

      房价尚未调控到位,物价又呈飞涨之势。国家四部委同进出手平抑物价,正如所有曾经的调控,老百姓真正能抱多大希望?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又提高了,流动性降低了没?不知道,只知道物价还是在上涨。还记得以前说过,所有的东西上涨都是不通过老百姓的,只有工资和收入要提高是需要协商。就这,许多企业的工资还是没有协商余地。倒是据说公务员的工资涨了,事业单位的工资也涨了。国家调控市场的结果只能是调,而绝对没法控,调了就行,控不控那得依据市场规律,非人力所能及。

      看着物价一天一天飞涨,我总有一种感觉,仿佛国家无法控制,束手无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规律吧,调控,毕境只是人为力量,而规律则是需要用代价来尝付结果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盈亏之道是天定的理数,可惜这其中总要以老百姓的牺牲作为代价,这也无法,因为绝大多数的群体往往是弱势群体。这也是规律和必然。

       然而这种情形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造成伤害,只是是否有人找到了真正的解决方法?物价上涨便平抑,房价上涨便调控。还记得08年的股市调控,也许对于一个有时空和范围限制的东西,国家的调控是明确而有效的,对于一个开放和无形的市场,国家的作用总是有渐进和不确定性。当然政策和市场发展都有其惯性,所以调控是否有效也有延迟。由此还有一个问题,调控是否切入要害当时并不能及时有效表现出来,这是政策调控的难度。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凡事必须提前入手,而不能过分等待,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的问题。

      通胀的显现其实已经不是近期出现的问题,然而调控之手总是姗姗来迟,比如楼市一样,即便是出手了,调控效果仍然不能明确,因为利益追逐也有惯性,甚至是惰性,抵抗性!目前似乎除了工资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不涨价的了,生活对于普能人群严峻性不言而喻。那么这种状况和国外的危机以及货币政策的关系到底有多大?

     热钱还没有进入,我们已经通胀如此,如果真有那么多热钱,老百姓日子如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