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市场风格转换就被一再提及,但中小盘股却始终占据着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在本轮大盘暴跌之后,风格转换被再度提及。但从市场近几日的走势看,这一预期恐怕又要落空。统计显示,在本月暴跌之后的反弹中,中小板综指至昨日反弹幅度已接近7%,而上证180却还微跌0.74%。
分析认为,随着中小盘股与大盘蓝筹的估值差距进一步拉开,处于历史次低点的大盘蓝筹估值已经具备优势,但目前因政策转向紧缩,金融地产受到压制,仍然没有契机推动大盘股上涨。只有货币政策进入密集加息周期,其投资机会才会显现。
大蓝筹涨幅较中小板落后55%
年初以来,大小盘股的风格转换一再出现端倪,然而过程却一波三折。3月份底,机构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视为大盘风格转换的助推器,从国际市场经验来看,推出股指期货意味着“蓝筹时代”的来临,这也让机构对股指期货催涨A股蓝筹行情抱着期望。然而,从4月份开始,中小盘、创业板等概念股行情卷土重来,在经济数据及政策面收紧预期仍无法形成一致预期的情况下,由中小盘向大盘权重股的风格转换仍难顺利展开。
6月中旬,估值过高的医药股、新兴产业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纷纷开始补跌,同时金融地产等估值较低的板块明显好转,市场再度出现了二八风格转换的迹象。然而,从7月份大盘确立阶段性底部开始,中小盘题材股就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成飞集成(002190)等一批典型的妖股,最高涨幅超过了300%,令大盘蓝筹股可望不可即。9月底的另一波反弹,中小盘股依然在反弹中活跃,农林渔牧、酿酒等板块以及一些题材股活跃,出现了中航精机(002013)、莱宝高科(002106)涨幅翻倍的强势股。本月12日开始,大盘经历了连续数天的暴跌,但在暴跌之后,中小盘股的反弹依然比大盘股活跃,3186点以来,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比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跌幅小。昨日,酒店旅游板块三个股逆势涨停,医药生物、电子器件等中小板块仍表现比较抗跌,显示了中小板仍存在结构机会。
从中小板指数年初以来的走势可以看出,今年中小板个股的上涨大约为两个阶段,2月份到4月份,7月份至今,仅在4月份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以后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下跌。而从大盘权重股的走势来看,从年初到9月底,基本均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如工商银行,从年初到今年9月底,股价从5.54元跌到最低的3.93元,跌幅超过20%。中国石油也从年初的14.42元,跌至9月底最低的9.93元。
统计显示,在对上证50、上证180与中小板综指对比中,大盘上涨期间中小板综指强于前两者,而在大盘下跌期间,中小板综指却比前两者更抗跌。今年以来,上证50指数跌幅达到22%,上证180指数跌幅为16%,而同期中小板综指涨幅却超过30%。4月份到6月底大盘调整期间,上证180累计跌幅达25%,而同期中小板综指跌幅仅为16%。7月2日至本月12日暴跌前,中小板综指涨幅达到50%以上,同期,上证180涨幅为仅为中小板综指的一半。本月暴跌之后,个股纷纷出现了反弹,18日至昨日,经过昨日一跌,中小板综指反弹幅度仍接近7%,而上证180还微跌0.74%。
估值水平已处历史次低位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无论从估值还是流通市值看,中小盘股票相比大盘蓝筹已经没有优势,这令市场再次燃起对风格转换的期待。
近两天,随着大盘的下跌,一批强势股纷纷大幅回落。从近两日的跌幅榜可以看到,10月份以来的强势股,均占据了跌幅榜的前列,如太原刚玉(000795)、中航精机、中科三环(000970)等,10月份以来,中航精机涨幅达到137%,太原刚玉涨幅达到96%,目前动态PE竟达到1861倍,而这两只个股成了近两日跌幅榜前两位,太原刚玉昨日逼近跌停,近两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15%,中航精机两日累计跌幅达13%。
民族证券分析师徐一钉指出,中小股票的行情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截至上周五,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基于2010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2.07倍、80.62倍,市净率为5.86倍、5.80倍。显然,中小股票的估值已经偏离了合理水平。基金介入程度较深的新兴产业和大小非这两条主线上,大多数公司股价已经不便宜。
而纵观历史上的估值水平,目前大盘蓝筹已经处于历史的次低位。沪深300指数、银行股、保险股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4.58倍、8.99倍、22.84倍,即使与海外成熟股市比,估值也显得偏低,四大银行、中石化目前动态PE尚不足10倍,工商银行等个股,出现了AH股倒挂的现象足以说明问题。因此从估值上看,相对于中小股票,显然大盘蓝筹股的估值更有吸引力。
投资价值凸显缺乏上涨契机
近期,管理层发出了系列监管信号,包括打击内幕交易、个股对倒等来抑制炒作行为,有机构认为,这或许是是市场风格转换的信号。
3186点调整以来,A股市场正在孕育风格的转变,即由中小股票逐渐转向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尽管资金收紧并不利于完成这种风格转换,特别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介入中小股票过深。随着管理层监管的进一步深入,如果有相关案件被查出,将加快A股市场风格转换的速度。这波调整恐怕要持续一到两个月、或更长时间。后市不妨关注银行股、保险股等低估值蓝筹股。此外,有色金属(包括黄金)、煤炭股等资源股依然值得关注。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认为,2009年四季度以来,消费类和成长型行业一直是市场的主导,超额收益十分显著,而周期性蓝筹股则一直受到政策、经济放缓预期的打压,估值在低位徘徊。在后期股市逐步振荡上行过程中,市场将会迎来阶段性风格转换的机会。强势行业很可能进入相对调整期,而低估值的中盘蓝筹股可能成为配置方向。
不过,不少机构分析师均认为,受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因素影响,大盘蓝筹的表现仍不确定,还难以形成趋势性的蓝筹股行情。目前来看周期性大盘蓝筹股的投资机会仍然是阶段性的,一定程度上是受货币因素影响。
大盘短期流动性释放过快,很难把股市推得很快。虽然大盘股目前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的低位,估值大概为16倍,但目前仍然没有契机可以推动大盘股上涨,因政策转向紧缩,金融地产受到压制。据统计,目前有727家公司超过6124点时的股价,创业板、中小板的很多个股也创下新高,说明中小股票后市存在很多结构性机会。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江亚琴认为,虽然从长期看,大盘蓝筹已经具备估值优势,但从历史上看,大盘股的上涨还需要资金进一步推动,比如银行股的上涨,往往需要基金大幅建仓,散户跟进后才能涨上去。优质银行股如中行,在未来业绩增长稳定,持有3~5年,未来估值4到5倍的提升没有问题,但现在面临这政策紧缩的压制。
风格成功转换取决于三要素
未来出现风格转换关键取决于几个方面:小盘股和大盘股估值差继续拉大,直到极限水平;经济逐渐步入过热期;货币政策进入密集加息周期。不过目前上述迹象尚未出现。首先,从估值上看,从其他国家多年来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发现,当小盘/大盘静态相对市盈率接近5时,风格偏向大盘股。现在相对静态市盈率为3.5,尚未到达极限水平。而从动态PE来看,当相对动态市盈率接近6时,风格偏向大盘股,现在相对动态市盈率仅为2.4。其次,中央政策还未出现转向,目前重点还在于调结构上,对新兴产业的扶持仍然是主线,这些行业未来将有不错的业绩支撑,从中小股票明年业绩看,利润增速也比较可观。另外,虽然目前政策收紧但还未进入密集加息期,在加息的初期,大小盘风格偏向并不显著。
大盘暴跌或预示风格转换来临 关注三大要素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