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2%,农村上涨4.7%,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
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0%,涨幅比9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5亿元,同比增长18.6%,比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比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比1至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至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7556亿元,同比增长24.4%,1至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中国经历过两次通货膨胀:
第一次是1994-1996年:
原因是:由于房地产热及由此刺激起来的国内需求迅速膨胀,吸纳了大量国内资金及资源,使中国经济再度转为内需主导,从而诱发了1994-1996年的高速通货膨胀。
根源:这种高通货膨胀率发生的根源,是泡沫经济。
类型:1993-1996年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1994年物价上涨率一度曾达到27.4%
第二次是2003年至今:
表现:自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是连年下降的,由2003年的2.4%降到2007年的0.8%,而贸易盈余是连年上升的,贸易盈余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1.5%,上升到8.1%。贸易盈余的大幅上升,政府赤字减少,表明目前中国实际上仍存在着消费与投资内需不足的现象。
趋势:大约到2008年下半年以后,短期供给冲击将会逐渐减弱,物价上涨率将会有所回落。虽然短期供给冲击只会引起物价波动,不一定引发通货膨胀。然而,从目前的物价形势看,这并不排除由短期供给波动引起的局部价格上涨,向通货膨胀方向演化。这种演化力量主要来自于长期因素。
这两次通货膨胀是中国经济的强力转型,但也没把中国经济怎么样,该怎么发展还是怎么发展。老百姓对通货膨胀(尤其是物价上涨)已经习以为常了。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货币促进这种增长,各种生产资料(以及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肯定会有一个快速上涨的过程,等到中国经济发展平稳后,通胀也会稳定下来。
这种局面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必将是个痛苦的过程。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调整销售市场等。
2011年有可能通胀4-5%,不必过分惊慌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