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民服务"锦旗 与娱乐无关的现实无奈


"不为人民服务"锦旗 与娱乐无关的现实无奈

                             陶凯龙

据《现代快报》报道:在无锡新区某公司工作的周力状告公司不支付加班费,他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实名举报,要求补偿加班费。但劳保监察队负责人称,从劳动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想要从劳动部门解决此事,已经很难。为此,周力给劳动部门送上一幅不为人民服务锦旗。周力对于自己行为的评价是:我不另类,只是敢于说话。

新闻一出,四座皆惊!

有网络评论指出,送“不为人民服务”锦旗是一种偏激行为,甚至质疑周力是否存在偏执型人格,已经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但是更多的是对于周力行为给予赞扬,正如自己所言:我不另类,只是敢于说话。

劳动部门按照道理和行政职能应该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部门,为此有专门的劳动保障执法机关,可是往往是遭遇投诉以后不能够实际解决问题,正如同工会,尽管设置了这个看似民主员工之家的机构,但是面对劳动纠纷的时候还是很难维护职工的权益。

有网友质疑:劳动保障局是个什么部门?管了劳动者了吗?人事是个什么部门?管了人事还是就业?民政是个什么部门?到底是管民还是管政啊?这些完全是可以没有的部门!

国家一直打造公务员队伍的整体执法与服务的理念,可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公众看到的公务员队伍和许多地方政府是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甚至贪污腐败侵害公众利益,为人民服务成了典型的为人民币服务,一字差却有天壤之别。

送“不为人民服务”的锦旗折射了公众对于政府一些部门的不满,原因是行政不作为,甚至可以说是渎职。在赞扬周力理性的反映问题的同时,留给人的是更多的思考!

之所以给劳动检查部门送“不为人民服务”的锦旗事件引起轰动,是因为对于弱势群体的普通公众来说,周力的遭遇绝对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因此产生共鸣。

部分地方政府行政服务机关办事难,脸难看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现实,甚至个别的地方正常按照法律法规办理的事情也必须托人找关系甚至送礼等才可以顺利办理。为人民服务这个我党的宗旨在现今的社会里成了一种摆设。

这种摆设受害最深的是国家,因为如此拉远了干群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社会和谐与国家发展。

给劳动检查部门送“不为人民服务”的锦旗不是一种可笑的娱乐,而是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于现实的嘲讽与抗争。对于草根老百姓来说,很客气的向强势地位对方展示自己的无奈,是一种软性的抗议和呼吁呐喊。

只是可惜的是,恐怕最终还是难以触动劳动部门的权威,也解决不了真正问题。要知道许多地方政府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威针对的是普通的公众,而对于官员和一些掌握社会大部分财富的人来说,甚至官二代和富二代来说只是一则事不关己的新闻而已。

改善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执政理念的转变,为人民服务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改善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不应该仅仅建立在口头上的改善,更应该从实际工作中实施。只是,时间不待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