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主人


我高兴了,我笑 ;我伤心了,我哭。我生气了,愤怒----喜、怒、忧、思、悲、恐、惊等都被统称为我们的情绪。因为我们有情绪所以生活中才有快乐和悲伤。当然情绪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制造点小麻烦,比如和人吵架,生气了,影响人际关系了;朋友离开,太过伤心了。情绪是我们的当下的事件被自己的认知加工之后的一种反映。情绪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娱乐自己的,可是很多人往往会被自己的情绪影响,导致了工作的失误,心情的不愉快。情绪我们可以改变吗?我们可以做情绪的主人,我们是情绪的主人,改变情绪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要想做情绪的主人,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情绪类型。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情绪类型分为乐观,悲观和中庸。乐观型的人通常较乐观,也就是乐观的时刻多于沮丧的时刻,即使碰到伤心事,也不会陷得太深。因此,乐观型的忧愁、恐惧都比悲观型轻。悲观型的人正好与乐观型的人相反,沮丧时期多于意气风发期,即容易考虑过度。中庸型的人较幸福知足,较少忧愁恐惧,懂得控制情绪,此类型的人大多是成熟的人。

了解了情绪类型,我们还要找到自己的情绪周期。所谓情绪周期,是指一个人的情绪高潮和低潮的交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它反映人体内部的周期性张弛规律,亦称情绪生物节律。当你处于情绪高峰时,你可大步跨过坏消息,也较少焦虑,身体的活力、胃口和睡眠状态,都达到最佳状况。处于沮丧时期,再好的消息也激不起丝毫的兴趣,你变得多愁善感,没有活力,不想吃不想睡。当你处于沮丧期的最低点,仿佛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了。不要急,快乐的飞扬期,此时正悄然来临。情绪周期的中间地带,也就是介乎于飞扬和沮丧之间的平稳时期,此时最客观进取,因此会做出最成熟的决定。你的情绪周期建立于童年。拥有快乐童年的人,情绪较为平稳。现在你已长大了,所有习惯已养成,改变并不容易,除非下定决心克服不良情绪。我们需要找到自己情绪周期的规律,早做准备来应对情绪的低谷。

我们开篇就说了,情绪是我们的认知对当下事件加工之后出现的。事件是不可以改变的,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情绪,当然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了。比如:我和毛毛一起上街,导师迎面走来,我们都喊老师好,导师直接走过去了。我的认识是老师不喜欢我,所以不理我,我就会觉的不开心。而毛毛认为老师没听见,和她自己没有关系,她就会继续开心的玩。我们两个遇到的事情一样,反应却不同,就是因为我们的认知不同,所以我换个认知,我的反应自然也就不同了,所以要想做情绪的主人,最常用的方法是自我交谈——自己和自己说话。例如:

“我饿了,但不能吃过量。”“我喜欢吃东西,但不可狼吞虎咽。”“好吃的食物要与人分享。”

“从现在起,我要面对现实,想些实际的东西,任何事不能拖延,并且遵守诺言。”

“我希望睡个好觉,不胡思乱想,平静、沉沉地睡去。第二天醒来精力充沛,活泼愉快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要逃出烦恼、焦虑的陷阱,变成一个快乐、活泼的女孩。”

“如果生病了我要跟医生合作, 遵从医生的任何指示, 以便早日康复。”

“我要完全消除恐惧症,让它在空气中消失。”

“我要学习自我控制,让自己成长,内心充满自信和愉悦。决不让过去的阴影破坏现在和未来的完美生活,并牢牢记住:每年都有365个崭新的机会。”

通过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方式,让自己和自己不积极的认知做斗争,我们自然就可以掌控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