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二)--政府推手


“暖冬”

20111115日北京开始正式供暖,市民家中温度将很快升至18℃以上。

目前北京最主要的供暖方式为城市热网供暖和大型区域燃煤、燃气、燃油、用电锅炉房供热,集中供暖。今年北京推出了《居民供热采暖合同(按面积计费版)》,该合同规定,供热单位应保证用热人卧室、起居室的温度不低于18℃。正式供暖当天,如果室温低于18℃并且持续24小时以上,可拨打供暖投诉热线进行投诉。

今天早晨北京的一则新闻中,讲道一居民张女士由于家中供暖后温度过高,影响了生活的同时,也使得家中的花草不能存活,几经修理无法降至正常温度。居民以此为由拒交供暖费,物业公司只得起诉业主。

这可算是寒冬中的一景了吧。

往年北京的供暖正常室温是16℃,今年改成了18℃,可别小瞧这2℃,其中的学问可大极了。

截至2009年年底,北京市总供热面积约63亿平方米,就以24/平方米.年计算,每年的取暖费就是150亿元,这还没有考虑今年新增的取暖面积。

而就以6.3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计算,提高的2℃室温,带来的影响众多(不考虑生活水平提高的说法),首先是要多消耗大量的燃料(无论是煤、天然气还是电都一样),给本就紧张的能源雪上加霜,当然资金消耗更是必然;第二就是提高室内温度将给经常出入的人带来麻烦,增加感冒几率。

提高这2℃室温没有实际意义,应该做的是保证每户达到16℃就好了,根本不用为了避免由于个别温度不达标招致投诉,从而提高平均水平,16℃这个温度并不低,对绝大多数人是合适的。如果真有节余的话,降低供暖费是最好的选择,提高室温是一个下策,既不节约更不节能。

政府推手

在绍兴柯桥就听韩总讲,江浙地区对于节能有严格要求。江苏规定自200811日起,江苏城镇区域内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统一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这就是政府的主导,对于只看短期不计长远的国人来讲,政府强制要求对节能是最重要的推手。

加之以前政府对于节能灯、水龙头等的推广,对节能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虽然节能灯是节能不节钱(节能灯质量不过关,真的节能,但花费可不见少),但经过了几年节能灯质量上来了,既节约能源也节约金钱了。

十二五

中国已经公开承认,我们是全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一方面是给第二大排放国施加压力,同时也是自己给自己压力光知道不行,还得下手改呀。

就要到来的十二五,是节能产业的一大机遇,国家一方面会对于节能产品和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更会提供资金扶持,促进节能产业的发展。

节能产业给国家带来巨额税收的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会适度延缓能源枯竭的速度,给新能源的发现和实用化提供喘息之机。

随着天然气、汽油等产品不断上调价格,随着包括自来水在内的生活必需品不断涨价,百姓对于节能减排的关注度会不断提高,这是政府引导之外更重要的节能推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