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可谓名流云集,这恐怕也是国内难得一见的高端论坛了。但我注意到,如此众多的经济学家云集讨论国内外经济大事,居然没有人敢于触及“关键性问题”,甚至还有某个“首席经济学家”开始胡说八道了。
我们先说“关键性问题”。在我看来,当今全球经济第一大关键问题就是:美国不断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给世界的未来带去新的灾难,实际它现在已经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产生了破坏性的后果。但遗憾的是,我们那些顶级经济学家们却视而不见,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貌似热点”但实际“边支末节”的问题上。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抑制美元贬值所引发的“资产泡沫”,最有效的方式是:资本管制,而绝不是加息。这个道理我坚信所有经济学家都知道,但所有人好像都有意躲避这个问题,而把媒体的舆论方向引向“加息”这个错误的方向。
我先来解释这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专家们都在讨论“通胀”问题,而且都知道,如果美国不停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中国将面临巨大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我不明白的是,既然大家都知道美元贬值才是问题的核心,但为什么听不到指责美国、请美国担负起“储备货币发行国”责任的声音?难道这不是学者最该做的事、说的话吗?
更有甚者,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上,那些学界权威居然所讨论的只是针对“需求拉动型通胀”的解决方案――加息、升值。
太无耻了!公然让中国以医治“需求拉动型通胀”的手段,去医治“成本推动型通胀”,这是对民族的犯罪。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防范“热钱“流入,防范”资产泡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资本管制”。我想,这些学术权威们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所有人对此讳莫如深,提都不提。是不敢得罪谁吗?还是存心引导中国“吃错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博士用实际行动给出了非常精彩的答案。当时是抑制“热钱”出逃,防止货币贬值。马哈蒂尔关闭资本之后,立即从新暂时性地实施汇率管制,恢复固定汇率。此举让马来西亚成为金融危机冲击下东南亚国家中最坚挺的经济体,国民无不为之雀跃,称马哈蒂尔为民族英雄,而且拒绝他退休,逼迫他连任一界总理。
如此成功击溃“热钱”的战例,今天的中国经济界没人愿意提及。甚至唯恐有人对政府提出这样的建议。谁要是敢说一句,一片骂声淹掉你。这是为什么?
第三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说法出自某位先生之首。他居然说,中国加息可以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既不符合经济学原理,更不符合市场事实。
他讲的道理是:加息可以抑制“资产泡沫”,抑制住资产泡沫热钱就不来了,因为热钱主要是来炒资产泡沫的。
此言荒谬绝伦。先从理论上说。第一,只要存在足够的利差和稳定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一定会涌入中国。而加息正是为“热钱”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利差、而且必然提供人民币稳定升值的预期。这是市场自然的选择,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你可以通过巨大的行政成本压制资产泡沫,但是,当其它货币贬值已经通过资产泡沫获得表达之时,反观中国,它将是全球资产最便宜的地方,这时“热钱”会做怎样的选择?当然是大规模涌入,这毫无疑问。
第三,我们看实际情况。2004年10月中国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一直到2007年12月,此间一共10次加息,加上 2005年7月21日汇改,这段时间利差和人民币稳定升值的预期同时存在。结果是什么?股市、楼市飞涨。政府用了大量的政策抑制泡沫,抑制住了吗?没有!
所以,某人的观点何等荒谬?犹如掩耳盗铃的计量,居然堂而皇之地在众目睽睽之下“献演”。我不得不怀疑这个人经济学水准和经济学人的良知。但愿,我们的中央领导别被忽悠了。
每天晚上的7点30分到8点,我都会和老朋友张劲东先生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投资大参考》节目中,一起再聊聊每天影响证券市场的那些事儿,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从宏观经济事件中找到适合资本运作的投资机会,就成为是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希望能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大家能得到些启示,我们这档栏目也开通了短信热线(15010105189),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能跟大家进行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