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经负责人将其“远见”用错地方
最近外管局罕见的曝光其操作细节,在《经济观察报》和《扬子晚报》上刊登《 国际惊叹:外管局有高人》一篇文章,说的是外汇管理的责任人现在是一个什么聘任的朱长虹先生。这也是整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意图很明显,就是将朱长虹先生奉为“买卖投资决策的主要责任人”,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外汇管理是已交由“专业人士”负责。
意味深长啊!居然很有远见卓识的知道我们的“美国国债”危在旦夕了。前不久我正在思考些一篇文章说如果我们的美国国债损失超过百分之五十,会不会引发民众的激愤?那些原来的决策主管会不会被民众拉出来批斗整死?
没想到我们的这些高官居然很高明想出了这么一个“金蝉脱壳”的好计。高!实在是高!为了脱罪,居然这么有远见的想树立一个不相干的标靶。而且还异乎寻常的,首次在媒体公开泄露买卖外汇与国债的决策程序。
我在想,这些高官如果这么有远见,已知道美国的国债危险。那么早些时候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在美元长期贬值趋势很确定的情况下,强力购买美国国债?买美国国债是否象一些企业卖产品一样,有隐形的回扣?谜团重重啊。这么有远见的官员,既然都已意识到美元贬值的风险,先公开找替罪羊顶罪。那么,可以确定他们是早知道买美国国债是要亏损的。
现在的美国媒体在逐渐放风,众议院有议员提出整顿美联储。而且在以前中央情报局也已先行放风说“美联储只是一个私人的机构”。看来美国已做最坏的打算了,而且已经有多种预案。美国人也知道长期的用纸币来换取物资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是现在美元的维持还可以让美国政府继续大量获利。中俄这两个大国采取相互交易用自己国家的货币,避开了美元。这虽然只是一个开头,但很多受美元贬值影响的国家,以后必然都会采取采取类似的措施。倒是就是美元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的丧失。
怎么保持原来的美元地位有可以一次贬值到位?我们来猜想一下美国准备采取的免责伎俩。第一,有可能众议院发起议案谴责美联储股东会的邪恶,要求联邦政府取缔美联储,设立新的国家中央银行。如果此方案成立,那么很多原来持有美元债券的“冤大头”就只能协商解决。这类似与企业欠债由国家接管后,债主们开会大家承诺按多少的比例来认可,美国政府裁员担负责任,否则美国政府也无能力接管美联储这样的烂摊子。照估算,应该只有49%左右。因为多了美国政府不愿意,少了其他国家都联合起来找美国的麻烦。而且处理羊群就是“枪打出头鸟”,在找一些带头“拥护措施”的国家,例如沙特科威特韩国德国之类的国家,形成一种大多数结果。
第二,有可能美国政府觉得大家都可以承受美元的贬值,他们会采取每年贬值10%分年执行的做法。在通胀预期的“目标化”指引下,伯南克或美国财政部长会承诺在什么年限之后“决不再让美元贬值”(虽一点用处也没有但却可以起到定心丸的作用)。这样也是“见财化水”,买美国国债的一样药损失财富。谁叫你是“冤大头”,活该。但这样的措施有不可预测的风险,不知道国际社会在什么时候会突然同时放弃美元?这对美国来讲,损失太大了,一年几千亿美元的铸币税就没有了。
因此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媒体起来讨伐美联储,美国中原形成决议接管美联储,成立新的中央银行(换汤不换药)。债主们就照破产企业追诉方法来执行赔偿,不签字确定损失,那么全部的财产将寥寥无期,存在的只是账面上的数字,不能用于投资。僧十几年后再全额赔偿那时的贬值也错不多就只有剩下百分之三四十了。
诺大一个国家,并不是都不知道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现在是全民都读知道!可是还在一两年前,居然海鸥“专家”说什么“不买美国国债,买什么?”。真怀疑全体管理层都收受美国佬的贿赂。
可叹啊!以利益来诱导国家发展,那么什么都是为了利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有哪有私人的利益重要啊?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有什么不能交换、买卖的?而且手中的权力是过期作废,那个傻子会放弃这样发财的机会?
俗语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怎么办?天知道。
国家财经富有责任将其“远见”用错地方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