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金栋
当饭菜涨声一片中,记者却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山西巷发现了一家名为喀什岳普湖穆斯林饭馆,这是一家门面不大却顾客盈门的饭馆,已经开了十多年了,从10年前的6元钱拌面到今天为止从未涨过价。(11月3日天山网)
一个小饭馆为何能坚持十年不涨价?新闻可供分析的素材不多。从字里行间、只言片语中,笔者捂出这样几条理儿:
它始终把经营目标定位于工薪阶层。在银行工作的王丽女士告诉记者,在这里就餐的有很多是附近工作的工薪阶层。因为,整个消费人群中,工薪者永远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定位准确就为他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它始终把饭菜质量当成饭馆的生命。还是这位王丽女士说,她在这家拌面馆吃饭已经有4年了,由于味道好,分量足,价格非常合理,她将孩子的午饭也安排在了这个饭馆。时过十年,餐饮原辅材料和服务人员工资,随物价指数上涨,无疑加大了饭馆经营成本,这家饭店没有人涨我明涨,或者降低饭菜质量暗涨明不涨,而是坚守质量不降、价格不升,看来他因为饭菜单价低而失去赢利率,但他更多地赢得了市场激烈竞争可贵的客源。从准确定位的理论客源,又用质量至上拿到了经营中的现实客源。
它始终坚持薄利多销做大利润蛋糕。一档小饭馆,无论是投资规模、就餐环境、菜肴、服务档次,都无法与富丽堂皇、富豪如云的大酒楼竞争。但是,它兴利除弊,做出了10年饭菜价格不涨、质量不降的美味佳肴,以小额投资、低服务成本,在激烈的餐饮行业拼搏生存。采访中,经常在这里吃饭的几位市民告诉记者,市区里的餐馆的确都在涨价,而这个餐馆自始至终都没有涨过价,生意很红火。老板也告诉记者,这么营业不会赔钱。个人投资毕竟不是慈善事业,本人判断“不会赔钱”至少说明经营运转良好,面向零客不可能形成巨额坏死帐,资金快速回笼减少了流动资金占用,利润这块蛋糕定会越做越大。
这个小饭馆好比浩瀚如烟商海的“沧海一粟”,在“涨声一片”中,它靠的什么能够坚守10年不涨价?现实就是现存的,现存的就是合理的。战争年代,共产党无数小块“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领袖毛泽东在深入调查之后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平年代的今天,党中央提出关注民生重大课题的当口,“涨声一片”总不和谐。笔者以为,民以食为天,解决了温饱之后,此“食”也应包括餐馆之“食”。领导者不妨亲临这片小饭馆,好好解剖这只生机勃勃的小“麻雀”,也能回答公众“他们为什么能够10年不涨价?”用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指导经济运行全局,用稳定物价竟而稳定人心。
最后,笔者给这家饭店老板捎句话:实行撑不住,有话你就说。毕竟稳定物价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让你一家饭馆以持续不涨价坚守,这样的要求未免不合情也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