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产 我为卿狂


中国地产,我为卿狂


中国大地正在发生着巨变,令人心情激动,而高速铁路的发展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200881日,中国第一条具世界先进水平、运营时速达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投入运营。20091226日,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时速 350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投入运营,201026日,世界上首条修建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郑西高速铁路投入运 营,从而中国西部结束了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201071日,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铁路——沪宁城际高铁投入运营,下星期沪杭高速也将投入营运,而试运行最高时速已达到416.6公里,这是世界铁路的最高速度。此外,京沪高速铁路也正在紧张的施工中,计划在2012年前通车

据铁道部统计,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计划2010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规模7,000亿元。预计十一五 期间,铁路建设规划目标全面完成,全国铁路投产新建铁路1.6万公里以上,到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而到2012年,“四纵四横”的远景规划完成后,中国经济格局将完全改变。

高铁项目投资浩瀚,中国高铁能有这样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气势,那是积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功之举,所体现的是中央集权体制的优势,必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高速铁路的大发展,如同当年铁路、汽车、轮船和飞机业崛起,将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革命性变化,也会像信息高速公路那里,对社会经济产生结构性影响,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那么,更具体地,中国在高铁上大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什么呢?这在媒体中也是热烈地讨论着的:

  • 对钢铁、水泥、建筑材料方面的巨大需求,通过辐射而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 导致国内大市场进一步整合,促进人员、产品、技术、资讯的流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专业化分工和经济效益,意义深远重大;
  • 促进国内旅游发展,以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基数,以旅游刺激消费,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是难以估价的;
  • 在应用和实践中,中国的高铁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建立起一支全面庞大的技术人员队伍,在高铁技术和项目承建上走到世界前列。高铁将为世界经济的下一个热点,而中国有望在今后数十年里把高铁工程承建和技术转移发展为一个高附加值的重大出口项目
  • 高铁发展也代表着对能源效率和环保的投资,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绿色经济和可持续性发展上的贡献。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会带来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结果。前不久我去中国,坐朋友的车从上海去南京,在快进城时,看着路边有人举个牌子“带路”,我尚不明白,朋友解释说,那是以收费方式,为那些不熟悉南京的司机提供带路服务。但夜色已近,他尚站在那里,看来生意并不好。我听后忍俊不禁,在GPS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这是属于被淘汰的行业。同样的,高铁的发展,也会冲击到其它一些行业,受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长途客运、航空客运和传统铁路的业务。

那高铁还会带来其它什么社会影响呢?我们的智力和分析能力有限,但可从历史的借鉴中获取启示。

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世界进入苏美两大政治集团对抗的冷战时期,20世纪的50年代,是社会主义阵营最辉煌的年代,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苏联打破美国的核垄断,苏联首次发射人造卫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取得了更高速的成长,大有后来者居上之趋势,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赛中后来者居上,似乎已不是很遥远的将来了。

那时,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集团沉浸在深深的忧虑中,他们所面对的是意识形态、经济和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在强烈危机感之下,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包括《国家安全法案》,《国防教育法案》、《国家州际国防高速公路法案》。全国高速公路网的构想,是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积极推动下得以实现的。美国国会在1956629日颁布了《国家洲际国防高速公路法案》,在二十年内投入250亿美元,兴建总长度达66,000公里的洲际高速公路网,后来的投入和规模都远大于原来的计划。那是历史上最大的政府工程项目。

如此巨大工程的启动,主要基于战略上的思考,是为了应对苏联可能的军事入侵。有这样高效的交通网,就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的调配武装力量和资源,且宽阔平坦的路面到战时就成为军用飞机的临时跑道。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完成,不仅增加了美国的军事机动性,也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带来一些原所没有预想到的结果。

1. 美国铁路工业垮掉了

铁路业曾是美国工业的骨干,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铁路业的黄金时代,然到20世纪50年代就走下坡了。随着高速公路的普及,汽车逐步取代了火车成为了家庭交通工具,而集装箱的发明,更是对铁路业致命一击。当集装箱轮到达港口后,只要把装着货物的集装箱卸到卡车的平台上上,马上就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运送到全国各地,卡车运输的效率是铁路运输所无法比拟的。随之而来的,是美国铁路公司大量的倒闭,曾为美国经济核心的铁路工业就那么地烟消云散了。今天美国内货运(以价值计算)近70%的份额是卡车,而铁路、水运、空运、管道输送等的所有其它为30%,其中铁路只占3%

2. 市中心商业区走向衰败

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从市中心到郊区的交通时间大为改善,从而增加了人口的移动性,带来了六十年代的人口的大迁移,属社会下层的黑人涌入的市区,以白种人为主体的中产阶级家庭逐步地搬到了郊区,这一现象被称之谓“白人群飞”(White Flight)。随之而来的是市中心商业区走向败落,一些大型商场或是倒闭或是搬出了市区。今天,在很多城市的Downtown,当年的繁华不复存在,那里往往是娼妓、抢劫、毒品等城市犯罪的集聚地。

3. 郊区经济繁荣发展

郊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建立起的一片片的新居民区,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出现、以规模和品类齐全大卖场为特征的沃尔玛 Wal-Mart)、凯马特(K-mart)等崛起,电影院和主题公园等娱乐业也向郊区移动。美国人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也改变了,他们习惯天数小时花在驾车上下班。在美国一些主要城市如芝加哥、克里夫兰、华盛顿等,每天早晨和傍晚的高速公路上都是密集的车流,早晨是洪水般地涌入的城市,傍晚又是洪水般地流出了城市,到了傍晚和周末市区就几近于是幽灵游荡的死城了。

历史值得借鉴,那么中国的高铁,这一举世罕见的巨大政府工程,在完成后的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期中,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所想到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市区房价太贵了,而且贵得离谱。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密集、城市噪声、空气污染和交通拥挤。我住纽约,纽约市的交通是最令人头痛的,可纽约是美国唯一仅有的例外。可今天的中国,每个省会城市的交通状况都如同纽约市。今天,人们须为谋生在城市,但却未必要以城市为生。为什么不去广阔天地寻找更美好的天空、空气,更优雅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特别是高铁使得时空概念重新定义后。

我所想到的,是数年前去参加普华永道会计公司(PWC)全球总裁James Schiro家一次私人聚会,普华永道的公司总部在纽约曼哈顿的Madison大道近42街处,可他家住哪里?新泽西的普林斯镇(对,就是普林斯大学的所在地)。两城市的距离约为85公里,搭火车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那是普通的火车),他每天就是这样去上班的。而住纽约地区的居民,每天在上下班路上花一个半小时是很普遍的事。

如果说西方先进国家的今天代表这我们的明天,如果说Schiro先生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上班族的一种选择——或许是我们今天尚不习惯或尚无法拥有的选择,可高铁及其它交通设施的发展,将会改变一切。

就以上海为例吧,到杭州两百多公里,到嘉善才九十多公里。若是愿像Schiro先生那样每天搭一个半小时去上班,而还可坐高铁的话,那房可以买到哪里了?我不知道,得要考虑到下火车后到住家的距离,但一定可以达到今天相当偏远的地区。

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是在长时期中形成的,但随着环境的改变会发生潜化默移的变化,当他们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密集于城市的人口也会像美国那样向郊外移动。在那里他们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和空间,因为从市中心点向外发展,随着圆半径的增加,面积是以几何级的数量增加。地产开发商为满足需求,在更远地区(但因高铁而拉近了距离)开发出更多的商品房。那时人们还会不顾一切地,在那拥挤的市区去争一片立身之地?

那你是否还坚信,中国的天价房价能够永远维持?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政府一系列打压房价的措施收效甚微。但是,月有阴晴圆缺,股市有波动起伏,不动产的价值也会随着环境变化而调整。我只希望中国未来房价的趋势,不会对经济造成太大的冲击。

刘贤方(Scott Liu),blog.sina.com/liuxian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