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六大变数


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但迄今因何仍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物流企业逆势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2010年,有哪些变数影响着中国物流业的运行与发展?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接受记者专访,提出了中国物流业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变数一: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丁俊发说,回顾2008年下半年与2009年,对物流业影响大的不是农业,不是国内流通业,更不是建筑业,而是进出口贸易以及与进出口贸易有关的工业生产。因此2010年只要进出口贸易以及与进出口贸易有关的制造业不出现大的问题,中国物流业总体上是稳健的、快速的。而据商务部分析,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将止跌回升,从2009年的-13.9%回升到正增长,其中出口将从-16%回升到15%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分析,2010年中国工业生产也将有一个好的表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对物流业影响不大。大规模的基本建设2010年将进入高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略高于2009年的30.1%。大宗商品的物流有增无减,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幅将高于2009年的13.8%。随着国家推动消费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会高于2009年的15.5%,城乡生活消费品物流形势见好。如不出现大的问题,2010年农业仍将是一个丰收年。

  变数二:《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与推进的强度

  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之后,虽然有所推进,但总体上是“雷声大、雨点小”。丁俊发认为这其中有两大原因:一是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二是上海中铁快运公司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政府不知道如何管理,缺乏经验。对照《规划》要求,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仍未出台;7个专项规划除粮食物流专项规划已发布外,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应急物流等只完成了研究报告,都未出台;九大物流工程如何推进缺乏具体应对措施;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如何推进,缺乏具体方略。丁俊发说,2010年应当是《规划》全面推进的一年,这特别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努力,不然就会落空。

  变数三:物流市场的成长速度与成熟程度

  丁俊发称,中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物流市场:一是物流市场主体不成熟。“大而全”、“小而全”的工业与商业运行模式,使物流的需方主体市场不成熟;物流企业的集中度低,功能单一,使物流的供方主体市场不成熟。二是物流资源没有完全市场化,没有做到可以自由流动。三是物流市场运作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标准。物流的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形不成合力。物流的中介组织也不发达。成熟的物流市场是一个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市场。当前,各地忽视物流市场的培育是物流业发展的最大误区。

  变数四:物流服务商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丁俊发特别关注到全国10万多个物流企业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物流企业正呈现出8个趋势:1.重组整合。中远与长航,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辽宁、河北、山东、广西等地打造港务集团等,民营、外资物流特别是外资物流企业也加快了整合重组的速度,使物流企业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中国物流50强排序中第50位的主营业务收入已从5亿元增加到7亿元。2.联动发展。即物流服务商与产业需方结盟,如长安民生联姻福特,宝供联姻福田,南方物流联姻TCL,中储联姻中铁快运、中铁集运等。3.走进供应链。不少物流企业延伸服务功能,把上下游连结起来,不仅是销售物流服务商进入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有的也成了采购供应商,还有的与金融部门合作,开展供应链金融。4.推进信息化,建设虚拟物流平台,把物流的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特别是适应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5.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随着产业物流的细分,一些物流企业开始做专业化物流。6.企业积聚、功能集成。不少物流企业利用国家批准的区域经济、城市集群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批发市场改造等各种机遇,实现物流企业积聚、功能集成、差异化经营。

信息来源:上海中铁快运公司http://www.jjwl0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