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县委书记太太能搞到多少钱?
昨天上午,互相指责对方是主谋的杨保和郭玉,尽管提起了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却维持了一审判决,两人最终未能减成刑。去年9月,两人与一名女子联手,冒充县委书记的太太,骗走一名镇党委书记5万元。 (4日大河网)
如今冒充上级官员或者家属行骗的事儿时有据闻,虽然有一起起诈骗案例做前车之鉴,但还是不乏“上当受骗”者。虽说科技发达为骗子提供了方便,但骗术本身并不高明,很容易识破,可就是有极少数官员甘愿做“傻子”。假县委书记太太的一个电话就让乡党委书记乖乖地汇去了5万元,那真太太开了口,抑或县委书记本人亲自出马,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骗子之所以频频瞄上官员,而且屡屡得逞,无非都是对官场潜规则的成功复制而已。诚如小偷一不小心就偷出个贪官,情人一举报就扯出贪腐内幕一样,骗子一出手同样很容易掀开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的交易链,如果没有相应的官场生态,如果没有现实的样板供其如法炮制,骗子再聪明,骗术再高明,如何能轻易得手?
因而,将骗子绳之以法,固然是法治之职,但就此结案显然不够,如果没有对官场风气的深入反思和对官场秩序的严格清理,查查骗案背后有没有真实版本的故事,恐怕不但骗案能绝迹,真对真的腐败交易却会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