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化学垫底兖煤最赚钱


  截至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大幕已落。根据已披露数据,经济导报记者统计显示,山东有沪深A股上市公司110家,前3季度主营收入总额4198.08亿元,净利润总额288.74 亿元,平均每股收益0.376元,与国内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375元基本持平。其中,亏损企业13家,亏损面为11.8%。“中坚”国企衡量企业“赚钱”与否的主要指标——净利润,无疑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财务数据。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三季报中依然牢牢占据着“山东板块”的核心地位。统计显示,净利润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净利润总额为194.38亿元,占到整个“山东板块”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近7成。同时,前3季度净利润过10亿元的4家企业全部为国资控股企业,依次为兖州煤业(600188)、潍柴动力(000338)、青岛海尔(600690)、青岛啤酒(600600),这4家企业净利润总额占到了“山东板块”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49%。以63.13亿元的净利润拔得盈利头名的兖州煤业凭借一企之力,占得“山东板块”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21.86%。

      在公司规模方面,根据三季报数据,“山东板块”上市公司资产总额6035.40亿元。规模前十位企业中,有8家为国资控股企业,其中兖州煤业和潍柴动力分居前两位。上市公司规模差距的悬殊也颇为值得关注,省内规模最大上市公司兖州煤业的资产总额为 规模最 小的 ST 金泰(600385)的1333倍。“调个儿”的倒三名在半年报中,新潮实业(600777)、青岛碱业 (600229)、 亚星化学(600319)分别以亏损0.57亿元、0.545亿元和0.488亿元位列亏损“三甲”。3个月后,依旧是这3家企业垫底,只不过顺序调了个,原本“倒数第 三”的亚星化学抢了新潮实业的排位,以1.1689亿元的亏损成为三季报中“山东板块”亏损之最,青岛碱业、新潮实业则以亏损0.97亿元和0.75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亚星化学表示,亏损主因是主要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的采购价格过高,造成该产品制造成本提高,销售毛利率降低。纺织和钢铁回暖作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去年纺织板块效益同比下滑严重。今年以来,在国际市场逐步好转、库存回补需求仍较强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纺织行业主要指标继续呈现同比回升态势。其中,鲁泰A(000726)作为全球最大的色织布企业 ,前3季度实现主营收入36.14亿元、净利润5.7亿元,居省内同行业首位。经过几年的沉寂后,公司今年业绩将再现高增长。钢铁板块表现也非常突出。莱钢股份(600102)今年前3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8万元;实现营收286亿元,同比增长42.6%;济南钢铁(600022)今年前3季度实现净利润1633.57万元,营收238.03亿元,同比增长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