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行”有根须
喻建国
知书达礼在当今新时代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最早的知书达礼源于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孔子对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推崇备至,《诗经》收录有三百多首诗歌,其表达的内容思想纯正,情感真挚,极富文学色彩,古代有学问的人说话时,常常引用其中的诗句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的人一经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他所表达的内容也就跟着成为不可小瞧的鼎鼎之言。
要想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光是说话有文彩还不够,还必须懂得当时的社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怎样使自己的言行能够满足当时社会的要求,就需要将不能满足当时社会要求的言行加以严格约束。能够满足当时社会要求的言行就是符合当时社会道德要求的言行,去除或约束自身不能满足当时社会要求的言行,代之以满足当时社会要求的言行,这一规则或潜规则就是礼,实际上它就是一种行为规范。由于孔子的提倡,历代文人学士都将诗和礼作为立身和传家之宝,一般民众也就跟着把“知书达礼”作为有知识、有教养的标准,希望子女不断努力,言行达此标准。
一个民族要兴旺当然要不断改革开放,科学创新,掌握未来,可是对于自己民族的传统也应该善于不断加以新的认定和推崇,赋予它在新的历史时空中的伟大意义。
我们现在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我们现在社会的公民道德规范,大可以在我们这一伟大民族早有的知书达礼中,寻求或继承或发扬其间的伟大作用。《礼记》 有《曲礼》,七千余字。近日读之,大感我在此生中怎么到今天才知道有这么现成的符合全人类的个体基本行为规范。
我对于家庭怎样培养自己的子女成为有教养的人曾提供“七行”,其中有一行:“坐要端坐,站要桩立,行要健行,坐站行都要合乎当时环境的要求,决不随意乱来,一意孤行;”《曲礼》有“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七行”中又有一行:“与人近距离接触的时候,要友好相待,眼神、面容、肢语,全都充满善意;”《曲礼》有“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当我从《曲礼》中,从我们这一伟大民族早有的知书达礼中寻求到我的“七行”的根须时,我是何等高兴,我为自己站在我们这一伟大民族的恢宏文化上而无比荣幸。我还要继续在《曲礼》中寻求到我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根须。现代学生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肯定能够从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寻求到许多根须。
当然《曲礼》也有许多繁文缛节,现在当然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在我们民族的伟大文化中寻求或继承或发扬能够使我们伟大民族更好地改革开放、科学创新、掌握未来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