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是个“让子弹飞”的一周,一则,广大群众罔顾《赵氏孤儿》《大笑江湖》正在上映的事实,对姜文和《让子弹飞》早早开始了吹捧,这对凯爷真是残酷;二则,过去一周的文化事儿,到处是嗖嗖的流弹,中弹者不在少数,大多还有苦难言。所以,这是个子弹横飞的季节。
《赵氏孤儿》有那么烂吗?媒体评论和网络空间到处都是骂声。影评人张小北说,这是二流时代的一流电影,我以为是中肯之论。但是很奇怪,影评人突然独立了,虎躯一震披了一身正义感,开始以勇于批评为荣,以交口称赞为耻了。
其实影评人还算客气,毕竟身处同一个圈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对这个片子全盘否定的是读书人。他们不是看电影拍得好不好,而是看陈凯歌是否动了他们的“孤儿”,主要从价值观和道德伦理来进行批判,这种批法还不百发百中?这下可把陈凯歌射成了筛子。
没办法,谁让陈凯歌非吃历史这碗饭。
我要老实承认,我非常喜欢前半部分,那是大师级的手笔,甚至觉得是我看过的中国历史电影里最好的半个小时。后面的改动不合我胃口,我其实想看一个中国式的复仇故事,可以价值观腐朽一点,忠义为本,不管自己的主人是不是好人,谁要是杀了他,反正一辈子就是复仇了,包羞忍耻,忍辱偷生,只为了最后冲天一杀。很《史记》,很二,那样会很打动我。但从整体来看,陈凯歌毕竟把故事给讲圆了,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吧。
也可以这样讲,赵氏孤儿就是杨康,屠岸贾是完颜洪烈,丘处机郭靖杨铁心是程婴,杨康才是个大悲剧,金庸是真懂且改编得牛逼,凯爷把悲剧味给弄丢了。但电影绝没围脖里说得那么烂,二时代里的正常发挥。
说到金庸,还真有金庸一件事,他不幸中了假新闻的流弹。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围脖一个不留神,误发了一条消息,“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
又是圣玛利亚医院,圣玛利亚冤死了,不少假新闻都发生在那个子虚乌有的医院里。好在网络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快,闾丘露薇马上指出这是假新闻,没造成恶劣影响。
但中国新闻周刊不依不饶,也许迫于压力,也许急于表现,向几位当事人射出了冷酷的子弹。不知金庸老爷子听到这事会做如何想,我讨厌这样无情的操作,连带着反感这本杂志。
中了流弹的还有一群名人,一则新闻说,杨澜、余华、赖声川、朱德庸等数十位文化界名流,住进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廉价别墅保障房。这则新闻引起轩然大波,“别墅保障房”,这是个太刺激老百姓神经的话题。一时间媒体议论纷纷,我开车还听电台对此事进行深度解析。但这个新闻的真实性如何呢?我本能地表示怀疑,加上又看了杨澜和朱德庸的回应?更加相信名人们是“中弹”了。
但谎言与流言总有它们的产生规律,它往往有部分事实作为传播基础。我还不知杭州有没有别墅保障房,但我知道的是,杭州市政府喜欢给名人送房子。
好几年前,杭州市在西湖边上送给金庸一座房子,以至于今年李敖到西湖玩,说他也想要一套。冯小刚因在《非诚勿扰》里推荐西溪有功,杭州市政府也赠送其一套西溪别墅。还有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杭州市为挖麦家去杭州,赠送他一套130平米的房子,而且他还可以得到西溪别墅一套。其他,余华、余秋雨、刘恒也都获赠了别墅,但都是有使用权无产权。
看来,这是杭州市政府的文化战略,为了打造西溪的名气,增添杭州的文化气息,用别墅把名人们给招揽过来。这是各地政府的常用招数了。至于是不是花了财政,动用了纳税人的钱去附庸风雅,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那则不靠谱的别墅保障房新闻,应该就是从这里起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