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线写作的亲身体会


    昨天,我在Ubuntu 10.10桌面上几乎鼓捣了一整天,最后,总算(初步)尝到了在线写作的某些新鲜滋味儿(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由于谷歌的Docs在线文字处理不能访问,我设法使用Zoho互联网在线文字处理器。按照Zoho规定,1GBZoho用户是免费的,只需要注册一个Zoho的账户(国内Zoho代理商百会的个人用户完全免费)。在线写作与传统的离线写作确实感觉不一样,在线写作有时需要考虑与别人同时进行“协作”,这是离线写作根本版做不到的。根据有关媒体报道,Zoho2004年就开始从事“在线应用”的研发,Zoho的思路与传统软件的开发思路完全不一样。在线应用可以不断地进行升级,可以不间断地进行发布,而不像传统软件需要间断性地(或间隔性地)发布新版本,或进行软件升级。在线应用一经升级,便可立即推向市场,广大用户可以立即享用。Zoho产品线一有新产品发布,全球立即可以享用,就像电子商务一样。总之,软件在线开发、或运营的模式是非常先进的。

          由于谷歌在线业务(比如,DocsApps等)部分撤离中国大陆,因此,谷歌Chrome OS瘦客户机在国内大陆的前景并不乐观。但是,这不会阻止在线模式的向前发展。说句实在话,谷歌Chrome客户机的诸多优势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已经显露出来。微软也在向这个方向慢慢转移,比如,微软Office 2010软件包就包含一个Live版本,也叫Office的在线版本。由此可见,在线模式(即SaaS模式)是人心所向,万众所归。

          记得,大约在2002年的年底,我应邀在福州厦门软件园做了一场报告,题目就是“什么是SaaS”,与第二年春天在全国爆发的“非典”(”SARS”)的发音差不多。实际上,我当时所想的只是应用程序的“在线集中托管”,还没有“在线办公”的概念。后来,由于多年鼓吹Linux要与微软“死磕”,碰了大钉子,人也变老了,直到现在才回过神来,主张“在线办公”,替谷歌说几句好话。有人责怪我的思路老是在变,左右摇摆。这一点,我承认。客观事物在发展,我的思想也在变化,变就是不变。实际上,我自己也没有办法保持思路“不变”,不能控制自己思想的发展方向,要跟着“感觉”走。普及Linux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这就是我最近的思想认识。我想什么就说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请大家理解,多谢!

          说明:这篇文字(除了说明本身)确实是用“在线文字处理器”写的,为此,我很高兴,但是,我暂时还不会“发送”,只得拷贝到离线模式来“发送”,我觉得这样比较保险一些。我真够笨的了,请大家不要见笑。此事,我在微博中也说过了。现在,我心中有点儿“发虚”,不知道这篇短文具体存放在哪里,......反正我能够随时把它打开,再把它拷贝回来(离线状态),管它具体存放的哪里呢!我的那只宠物黄毛小鸭子不是放生了吗?现在,它在哪里呢?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今后,我坚持使用“在线写作”,文稿存放在互联网上,慢慢地习惯了就行了。我成了真正的互联网用户。今天的此刻,我还是放心不下,我的这篇文稿到底存放在哪里呢?越是想下去,越是不敢想下去了,难道存放在国外的服务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