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图书价格降到零是个巨大谎言


       前两天写了博文《京东激怒了图书与家电销售同行》后,以为可以就此收笔不再讨论此事,谁知今天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的一句表态将“价格战”引向高潮:“确保便宜20%以上,直至价格降到零”。

  一、发出狠话:价格可能降到零

  看来,京东商城是铁了心要与所有拥有图书销售业务的网站为敌,并且其CEO刘强东看来早有备而来,丝毫没想给刚上市的当当一点儿面子,让当当还没来得及怎么高兴就被拖入了“价格战”。当然,京东的“价格战”也是面向所有拥有图书销售业务网站发出的挑战。

  这种“挑战”在12月14日通过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的微博发了出来:“今天凌晨,我们兑现了承诺,已经在京东价基础上再给会员打八折。之所以没有直接降低京东价,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和尽可能保护出版社的利益!如果网友们发现任何一本书的会员价没有便宜20%以上可以举报。我们会在24小时内继续降价,确保便宜20%以上!直至价格降到零!!”。

  虽然当当CEO李国庆曾表示,“我们不仅仅是低价,还要在服务上领先,当然在低价保证上,我们随时应对一切价格战,对一切价格战的竞争者,都会采取报复性的还击”,但是后来他又称,“价格战是个假命题。大家都有比价工具,都降了,谁也没有价格优。而图书降10个折扣才2元--3元,反而图书的物流服务比卖其他要难的多。多数顾客需要服务而不是2--3元的价格优惠。”

  看起来,李国庆的前句话表示当当不想示弱,但后句话又表明当当想回避“价格战”,而改打“服务战”。不过,当当这两天的股价似乎下来不少,不知与此有无关联。

  二、巨大谎言:价格不可能到零

  要说,刘强东“确保便宜20%以上!直至价格降到零!!”不仅讲得很狠很直接,而且都加上感叹号,后一句还加了两个感叹号,口气之重溢于言表,似乎斩钉截铁,也似乎咬牙切齿。

  然而,陈永东认为,刘强东所谓“直至价格降到零”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巨大谎言,理由有四:

  其一,从数学计算上不可能出现零价格。这倒不需要很高的数学水平,只要有点算术常识就可以算得出来。不论你出什么价,京东乘以0.8(即便宜20%),都不可能达到零。除非对手也直接给出零价格,那么消费者要皆大欢喜了。可是那样,京东与对手都是零价格,那么双方价格相同,谁还有什么优势?

  其二,从成本计算上不可能做白送生意。从成本计算上,京东不可能,对手也不可能,即使出现少部分零价格的图书销售,最多也就搞几本价格为零的书充充面子,因为他们都是盈利公司,不可能真正地大范围地搞做白送的生意,因为那不仅是“零和游戏”,而且是血本无归。

  其三,从对手策略上不可能被京东牵着鼻子走。从对手应对京东价格战的策略分析上看,对手们不可能都不懂市场策略,他们不会傻乎乎地被京东的价格战牵扯着鼻子走,至少当当上面已经提出要靠服务取胜的理念,不管是不是回避价格战,至少一个企业不可能都受对手的牵制。

  其四,从图书数量上看不可能算得那么细:不管是竞争对手,还是消费者,都不可能从几十万本书里找到所有京东价格“不低”的书来,主要是数量太大,不可能计算得那么仔细,而且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刘强东的“直至价格降到零”更象是大街上的吆喝。

  或者,就算“直至价格降到零”部分成立,也不会是全部,这世上可没多少人愿意用所有的家当来完成“赔钱也要赚吆喝”的买卖。

  三、适可而止:有恶意竞争之嫌

  可以直言不讳地讲,京东的前几天及今天“直至价格降到零”的表态都是其网络营销与炒作的一些表现与表演,但是要注意相关的言行与自身品牌形象的树立。

  比如,虽然当当股价与京东的价格战不一定有关联,但是刘强东还在微博中最新发个意味深长的帖子:“我认为当当股价大跌和图书大战没有关系的,这是正常回调!如果国庆依然保持沉默抑或明日当当股价继续跌,我会考虑提价的。我只希望国庆明白:上市不代表无可匹敌,这场价格战你是打不起的!!”。

  这种帖子发出来后,从语气上看还是有些“教训”当当的意思,这似乎的确有些过头,同样是企业,同样是CEO,应该不存在谁教训谁的情况。当然,可能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刘强东在这个帖子最后还是加了句:“这也会成为电商行业一个典型案例,我希望能给广大创业者带来一些信心!大家还有的是机会。”

  但是,由于有前面一句之后,很多人还是觉得后一句有些“假慈悲”的意思。

  需要提醒京东商城管理层及营销团队的是,“直至价格降到零”之类的话喊出来很有气势,也很有号召力与煽动力,但是要注意提防对手就此事提起“恶意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等起诉,从反垄断法的某些看,“直至价格降到零”是有此类嫌疑的。

  这样讲,虽然商场如战场,价格战或服务战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有时有些言行与策略还得保持一定的底线与风度,就象电影《手机》里一句台词:做人要厚道。

  总之,京东商城CEO所谓的“直至价格降到零”也许就是为了过过嘴瘾,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当然也可以看作是营销与炒作的手段之一。虽然消费者觉得如果真能“价格降到零”,那真是要天上掉馅饼了,不过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几乎是天方夜谭,记住:谎言说一千遍也还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