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业已降临,这是个无情的事实!如果说原本就与大众感受相差甚远的统计局数据在一个月前还可海勉强支持“通胀威胁说”的话,那么新近公布的2010年11月份的CPI数据,则明白无误地显示出通胀已经袭来。跃过5%的CPI官方数据,不仅过了多数消费者的“心理界限”,而且已接近此次金融危机之前紧缩型政策出发“原点”的物价水平。面对高企的CPI数据,即便善于对各种数据做“利好”解释的统计局官员们的说法,都显得有些苍白了!
然而客观地来看,这一轮涨价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情势”实际上在酝酿诸多涨价因子,对价格形成某种综合推力。“涨价因子导向”的“情势”既源自国内也源自国外。撇开国外情势不讲,国内最值得关注的涨价“情势”,当与岁末年初一些“惯例”密不可分,这些惯例每一个都可能构成新的“物价助推器”,其中三个“惯例”当是预料之中的:
第一个可称为财政支出的非常规性扩张。年末财政“突击花钱”已是多年的惯例。在新老财年交接的月份,大量未曾花出去的预算无疑会寻找出路,突击花出去。这后面的缘由也很清楚:如若不将剩余的预算花出去,“严冬”一来便给“冻结了”,而所谓“冻结”,多半意味着给收走了;若不突击花出去,下一年预算也可能会跟着“被缩减”。
第二个是“收入流”的非常规扩张。按照惯例,年末岁初是各种居民可支配收入猛增的时段,猛增的“收入流”不少于两股:一个是奖金或“年钱”流;另一个是公司红利。前者涉及面很广,从一般公务员到事业单位员工,从企业中层干部到一般职工,工作了一年,大家都在巴望着拿点奖金回家过年!即使那些精打细算的民营企业老板,也免不了给员工发点“年终奖”或“过年费”,以便笼住“核心员工”的心,在“用工荒”的情势下,这一点很有必要!后者涉及面虽不如前者广,但引出的货币流与收入流也不会小多少。在目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格局下,私营公司分配体制往往是“个人得大头”,个人红利已构成最重要的资产性收入!年关将近,这个收入了往往会突然增加。
第三个是消费的非常规扩张。从元旦前夕到春节长假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大众支出无疑会猛增,这是惯例。其中普通老百姓的支出增长将更快,这也是多年的惯例。缘由多半与中国的“年文化”联系在一起:再穷也要过个好年!平时生活再简朴,过年也要铺排些!
上述这三个“非常规”变量中,后一个明确地指向目前物价大涨的“官方因子”,前两个则为涨价提供了增量的货币流。按照统计局官员的解释,目前我国物价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因此把控制CPI的希望寄托在政府对食品等价格的干预乃至管制上。然而岁末年初控制此类商品涨价前景并不乐观。别的不说,单是全国几亿个家庭的过年聚餐,大小单位的聚餐宴请,外加请客送礼,就足以将抵消政府压制基本消费品涨价的各种努力!而单位财政突击花钱和奖金与红利等产生的增量货币流,并不受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变化的影响。
面对已然降临的通货膨胀,财经“名嘴”们近乎异口同声地在呼吁官方加息,然而官方迄今做的最多的,仅是行政干预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而已,加息动作很慢。难道决策者不清楚对付通胀最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武器是利率,是利用市场机制?显然不是也不可能是!在我看来,这一次的通胀实际在将政府政策引入“多重两难”选择的境地。所有两难中,三个层次的两难选择正在浮出水面:
第一个表现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两难上。对付通胀借助利率工具固然好于储备金工具,然而选择利率工具势必引发“热钱”流入,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很清楚,选择硬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意味着刺激银行存款向资产与产品市场搬家,但要防止热钱流入,舍此还有别的选择吗?
第二个表现在两大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上。非常清楚,此次通胀属于刺激政策“后遗症”,刺激政策主要是借助财政政策实施的,因此通胀也主要是由政府过度支出引出的,“基本建设铺摊子”是根子,治理此种“中国式”通胀,最有效的政策是缩小基本建设规模因而缩减财政支出。然而已经铺开的基本建设摊子,关乎到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不但不能缩减,还得继续扩张,唯一的选择只有诉诸货币政策了!
第三个表现在干预方式“两只手”的搭配上。“两只手”即市场机制之“看不见的手”与借助政府干预之“看得见的手”。经济学家们说,治理通胀要靠市场机制,然而中国的现实体制并不完全买这个账!中国属于“半拉子”市场经济,政府干预无处不有。目前的情势多半有些上世纪“闯物价关”前的影子,政府一撒手,有些价格立马会飞涨。因为在许多战略性要素与主体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原本就有限,此次经过政府大力度的刺激与干预,有些行业的价格形成机制趋向回归了。在此情形下,要借助市场机制抑制物价谈何容易!
除了上述三个层次而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两难选择,这便是扩大内需的长期目标与抑制通胀之短期目标的冲突。既然要扩大内需,就得保障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向大众一边倾斜,短期治理通胀政策如若太急太硬,势必影响大目标的推进!这当是最难的!
部分内容载《浙江日报》2010-12-14: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0-12/14/content_641584.htm?div=-1
赵伟(浙江大学)
通胀或置政策于多重两难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