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爆李莫愁



 

葱爆李莫愁

 

上次博客说的是西安事变,其实西安事变那天很太平。神龙高飞,恶犬狂吠,英雄贪杯,美人贪睡。上午孔和尚练了两遍梅花功,生生把一盆冷水搅成烫水又把烫水吹成温水,如此反复,身驰八方心鹜八极,颇得养生之效。下午太极名师赵九龙先生来接我,到他的“九紫”太极会馆,喝了点普洱茶,换上雪白的太极服,练了一阵太极。晚上赶赴一个聚会,一天过得很美。上次说的“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下联是“安史之乱,郭破虏,李莫愁。”第一要全用金庸人物,第二名字拆解后,含义要与史实相符,第三名字必须是动宾结构,第四还要平仄相对也。

收到李宪源兄文章,针对我转贴的清华“四一四”雄文指出:周泉缨不过是在炒第二国际的冷饭,却自以为高深地摆出一副理论创新架势,用根本经不起跟文革史实检验对照的说法,不知所云地给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与实践,扣上了一顶所谓劣根性的帽子。不过很多网友认为,说文革是清华大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那个时期造就了我们国家一代领导精英,这个观点还是非常正确的。

重庆晨报1212日报道 据法新社1211日消息,总部设于美国加州的石油及矿物勘探器械公司RAE Systems,被指控曾向中国官员行贿170万美元,以换取与中国政府机构间的贸易订单。美国司法部官员说,RAE的贿款曾有两次通过不明渠道流入了“远在中国的官员手中”。

1213号,早上坐视天下后,与第一视频领导商定,1226日在北京,举行2010年孔和尚大法会——坐视天下网友联欢会。那天恰是星期,是鬼子圣诞之后的中国圣诞,良辰吉日,请速报名。

回家后读了一堆刊物。《现代语文》201022期王敬娟论《金光大道》中的乌托邦色彩的文章,写得很好。作者认为文本与现实的差距来自特定时代作家的情感认同和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需求。《学术界》2010年第10期,黄文治《从叛乱走向革命:保土意识、阶级意识及乡村革命动员——以中共与皖西大刀会为中心的探讨(1922-1932)》,从这么长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文章的内容和价值了。

中午董琦兄派司机送来山东大煎饼,卷上大葱和爆肚,吃得不亦乐乎。小赵勾来三花,在一旁嚎叫,丢给它们一块,把爆肚吃了,煎饼弃在地上。饭后练字,写了一首《冬日忆旧》:“琉璃厂甸沐冬阳,大栅栏边寻故芳。煊赫万年字号瑞,清幽三代艺人章。天安门外余晖暖,王府井中书卷长。好借华灯吞爆肚,更携爱侣赏肖邦。”

下午翻阅了几本书。付欣雨《另一个世界》,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01月版。这是孔和尚所读到的当今最优秀的用毛泽东思想创作的诗集。诗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普遍贯穿着人民性的立场、革命性的思想,以及正义精神和斗争精神。孔和尚郑重建议大家读读此书,或者到网上搜搜作者的诗作。

宋立军《新武侠小说的独孤九剑》,论述深刻,多有高见。如认为“前金庸者,金庸不遗;后金庸者,不能遗金庸”。又将梁羽生、金庸、古龙,分别比作俄罗斯文学中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天龙八部》比作毛泽东的大兵团作战。又指出“金庸对禅的境界之阐发尚欠精妙”,皆人所未发之言也。

日本推理小说家伴野朗的《五十万年死角——“北京原人”化石骨之谜》,这是王晓金翻译的“研修本”,20108月推出。原作1976年曾获第22届“江户川乱步赏”。孔和尚略一翻阅,感觉既有充实的内容,又有较强的可读性,建议感兴趣的出版社正式出版。

费点艺术空间编辑的《穿越历史——当代艺术邀请展》,这是中国近十年视觉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特别是发展了毛泽东时代的“当代·红光亮”艺术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新中国60年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正像学术顾问王明贤在序言《现代中国的视觉文化史与精神史》中所指出的:“文革时期特有的红光亮视觉美学特征,在抽离了原有的功能之后,被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新的文化语境下转换成为再现当代中国如火如荼的社会发展和精神变异的武器”。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10月版。李昌平写的序,题目就叫《主张土地私有化的人,尤其要看这本书》。这是雪峰的一本力作,凡是关心中国土地的人,都应该读读。孔和尚许多令汉奸卖国贼心惊胆战的思想观点,其实并非和尚自家发明,而是来自一大批勤奋睿智的正义学者。北溟神功,离不开江河湖海呀。

1214,早上坐视天下,宣布了网友联欢会之事,重点谈了物价问题。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减少人民脂肪摄入量,各地政府纷纷提高肉类价格和食用油价格。又恐群众专门吃菜,面有菜色,成为张无忌手下的“吃菜事魔”之徒,遂又提高蔬菜价格。但仍有许多刁民不肯锻炼身体,出门就开车打车,政府乃提高汽油柴油价格。相信短期内,全国人民的健康就会迈上新台阶,至少达到人人参加残奥会的水平了。

做完评论,回北大读点文学期刊。

《中华文学选刊》201011月号刊载李可的《杜拉拉2:华年似水》,也许是我心情浮躁,没读下去。倒是铁凝的《春风夜》吸引了我,写得细腻老到,依旧保持着对普通劳动者温情的人性关怀。另有贾平凹的《一块土地》,写得很匠气,一看就是应付媒体约稿胡乱写的,不是老贾的水平。

《文艺争鸣》201010月号“新世纪文学研究”专栏一大堆名家非名家纵谈新世纪十年文学,都是熟人,我就不批评了,反正写得都一般。倒是郜元宝《方言、普通话及中国文学南北语言不同论》饶多意趣,很有学术的当下性。201011月上期李宗刚的文章论《玉梨魂》爱情悲剧和人生哲理的诗化表现,颇有启发。另有“纪念钱钟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评论专辑,文章也都不错。杨位俭的《乡土摩登》,论《朝阳沟》的理想、“时尚”和爱情,也饶有趣味。下期王忠林《孔子图像溯源》和王丹《关羽图像形态探析》,值得一读。两位圣人的画像演变史,也是圣人的接受史。

《南京评论诗年刊》总第6期,即2010年卷,诗文都不错,画印得比较差。南京是个很正宗的艺术之都,但不知为什么,形象总凸显不出来,不知是被京海压的,还是被其他江浙都市给挤的。莫非蒲柳弱质,难禁合江巨浪耶?

《第三极》第5卷是“第三极神性写作诗歌专号”,主张“以极端强硬的立场抵抗当下写作的垃圾化、娱乐化”,倡导“向上、尖锐、有益”的精神指标,坚守道德与价值评判。孔和尚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但问题仍然在于诗学主张如何与具体的文本书写紧密结合。我128号在北大讲的那次艾青的诗歌,便是以此作为视角之一的。

中午在北大附近与学生一起吃的新疆饭,然后去学生宿舍视察一番。下午备课。傍晚匆匆吃了一个包子、喝了两口米粥,便去上课。先由元培学院的龙雨林同学讲《神雕侠侣》中的爱情,本来我想自己讲的。龙雨林讲得出乎我意外的精彩,我评价为目前我所见到的对《神雕侠侣》爱情问题最深刻而细致的见解,超过了我和陈墨等学者的研究,不愧是北大的优秀学生。随后我引申到爱情观问题,讲了由爱求道是金庸小说的魅力之一。课后接受了两个小录像采访,一个是中文系元旦晚会,一个是中央民大60周年校庆。龙雨林讲课时特别“现挂”说,有些学校为什么费尽心机请不到孔老师,孔老师反而还会生气呢?就因为你是把爱当作一种权力,自以为我爱你,所以你就得怎么着怎么着,这跟情魔李莫愁不是一样一样的吗?

晚上回来,到附近的“沙县小吃”吃了个鸭腿饭套餐,10元,味道一般。店里只有我一个顾客,小老板夫妇一边包饺子,一边闲聊,说的是福建话,我听不懂,感觉劳动人民的朴素生活,真是有滋有味的。回家整理衣物,感觉有点累了。半夜临睡前,煮了一尊雪花梨,连汤吃了。

1215,家里电路总跳闸。先后来了四条汉子,连争论带研讨,修了大半天,马马虎虎通电了。电脑又出了问题,不到一小时就自动关机,开机十次,成功一次,好不容易成功,又上不去网。恰好小赵在窗台上大舔美人蕉,孔和尚赶过去按住那厮的脖颈,在脑门上狠给了几个栗凿。昨夜窗户给它留了一条窄路,结果把一个花瓶冻裂了。

下午读了点政治文章。宪之《黑窑奴工与“伤痕文学”的末路》:

一两年或几个月的“五七干校”生活,没完没了地式控诉了30年,冤犹未已,“伤痕”似乎永远难于抚平。是的,让士君子“蹲牛棚”有何尊严可言!不过,毛泽东的女儿不是也是蹲过这“牛棚”么?诸如此类的“苦难”,与千百万的“包身工”、“三陪女”、“鸡”以及“奴隶窑工”的伤痕和血泪,能够相提并论吗!……这种背离现实的“忆苦思甜”,除了情绪的宣泄需要之外,它更是强势精英的一种宣传策略,借助于这一“忆苦思甜”,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传统”的颠覆,同时掩盖因为官僚买办暴发户的疯狂掠夺的实质,以及因此造成的越来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此而已,岂有它哉!以颠覆社会主义为旨归的“伤痕文学”已经走到自己的末路,劳动大众的“伤痕”一定会越来越成为有责任感的知识精英关注的对象。

读了贝淡宁的一段话:“1989年,我大力支持天安门广场上学生领导的亲民主示威游行。因为对中国不是很了解,我猜想我支持学生部分是出于一种自爱,似乎他们是想遵循我的社会和政治理想。我根本没有想到中国的民主可能采取扎根于自己传统的特殊形式。但是五年后,……我认识到学生(1989年天安门广场)论证中的使命感或者特殊政治角色显然和美国(民主)理想(一直存在一种对受教育阶级的敌意)是格格不入的,也可能和流行的抽象理论或者普遍理论格格不入。学生的精英意识或许扎根于列宁主义先锋队的政治,更可能是来自共产主义思想前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儒家的,正统思想),在任何形式的中国民主中这些肯定要显示出来。”

贝淡宁终于认识到了真理。孔和尚一直强调,1989年的爱国学生,其精神主体,要求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反对的是资本主义腐败。可惜被国内外多方反动势力不谋而合地歪曲误导,终于导致了悲剧。

又读了王小东《中国权贵资本的自相矛盾或两难处境》:一方面,他们的财富与权势都来源于官,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于相对于官的二等地位,想要自己掌权;于是,他们诉诸西式民主。然而,这样他们就陷入了另一个自相矛盾或两难处境:一方面他们谈论西式民主,即一人一票,平等,另一方面,他们又极端蔑视大众,特别是中国大众(即逆向种族主义),事实上绝不能接受与中国大众平等。他们缺乏走出这一两难处境的视野。所以,他们对于西方政治制度的仰慕只是在内政上使中国行政搁浅,在外交上使中国利益受损,而绝不能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晚上接到王青皮电话,控诉郁保四坑害诗友之罪状。郁保四近年钻研情爱心理学,颇有造诣。老友王青皮,苦于太太常做美容,好端端四十岁之夫人,动辄做成十七八花季少女状,青皮不堪忍受矣,乃问计于保四。保四道:“这有何难哉?她再做美容回家时,你开门一愣,假装不识,然后喜笑颜开曰,莫愁,快进来,我老婆正好不在家哉!保管下回她再不美容哉。”青皮依计而行,果然奏效,惟双颊被夫人从青皮抽成赤皮矣。

 

本期博客思考题:

 

1.     文章的题目与正文,大体可分为几种关系?

2.     到底是社会主义民主,还是资本主义民主?

3.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现在很不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