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莫迷茫 认清主线很踏实
我们近期反复分析提示,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并未消除加息的压力,明年一季度的通胀压力会更大,调控紧缩的政策压力也更大,目前行情还远未到政策“靴子”落地的时候,还缺乏持续涨升的条件。同时,目前的股市正临近年终,“家家有本自己的经”,行情中有为了提高年终净值的,有为了年终结算而回吐的,有为了明年作布局的,有为了“打劫”年终题材的……。很明显,在“靴子高悬”的态势下,年终阶段的行情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凝聚力,也不具有单边下跌的集中动力,指数在忐忑中拉锯震荡,个股患得患失涨跌分化仍是现阶段行情的主要曲谱。
我们还反复提示,在行情不具备展开新行情条件的态势下,2940点上档囤积的历史天量依然是行情的一道坎。本周行情借助经济数据披露的机会以反弹形势又上试了一次,但是,如果不能有效突破也等于行情的能量又被消耗了一次,在市场流动性趋势性收敛已成定局的态势下,如果突破不成则后期再来上试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因此,短期行情还需防备不上则下的风险。
在上日分析中我们还提醒,面对2940点上方的天量“堰塞湖”,如果近期行情利用12月份CPI因为去年翘尾原因将有所回调的预期直接冲高,最终结果必然是涨得快跌得也快。因为,行情孤军深入后,天量消化的问题、明年1月份通胀继续走高的压力、明年一季度调控政策迅速收紧的风险等都是行情潜在的绊脚石。在周三行情中我们看到,在前市受压回调的态势下,后市行情似图利用银行等金融股的权重作用向上突进,但最终的结果是银行股一涨,其他强势股闻风下跌,指数最终也是“从哪儿涨,又跌回哪儿去”,似乎前期的“中石油病毒”已经传染到了银行股上。当然,此行情局势更主要说明的,是目前行情还不具备突破“堰塞湖”的条件。
为了对当前股市形势有更系统、更全面的理解,不妨继续回顾我们本周一的分析:虽然本周令投资者一直忐忑不安的各项经济数据得以披露,行情也以“没有加息”为契机形成一次反弹,但系列数据显示出后续紧缩调控的形势却是更严峻了。11月份新增信贷高达5640亿元,自此,今年信贷总量已经达到7.44万亿,全年突破7.5万亿的信贷计划已经没有悬念。信贷热度不减说明近两年信贷超额释放投入的项目正处于建设期或者收尾期,目前骤然收紧信贷可能会影响到许多项目的进程和收尾,这加大了目前货币政策收紧的难度。这种情况结合明年是“十二.五”元年,地方政府又要“大干快上”,明年一季度继续出现放贷冲动已经成为必然,由此凸现出起“空调”作用的明年上半年宏调政策会更加紧缩。11月份M2增速仍达19.5%,而明年全年的M2增速预期为15-16%,也明确显示出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趋势。
央行以通过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遏制银行放贷冲动,以及对冲外汇占款。四季度以来三次提高准备金率大约锁定了10000亿的流动性,再加上央票发行和公开市场回购操作大约回笼了4000-5000亿。同期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为5190亿元,11月份预期也将超过5000亿,10、11月份新增贷款分别为5877亿和5640亿。很明显,目前仅仅依靠上调准备金率等数量化的调控只在回收热钱方面产生作用,对流动性全局管理尤其是通胀管理方面还远远不够力,这是现阶段市场预期普遍转向谨慎,但行情缓而不僵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管理流动性的货币紧缩性调控还远远没到位!
相对于5.1%再创新高的11月份 CPI,更值得关注的是6.1%的PPI,PPI环比加速上涨明确显示下半年起高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开始向下游传导,提示出后期的通胀压力在进一步增大。12月份CPI可能因为去年翘尾的原因小幅回落,但从明年1月份起在翘尾因素的消失、节假日消费高峰的来临、PPI向下游的进一步传导、新劳动合同期低端劳动力价格不可避免的上涨、环境税开征与资源税调整、“十二.五”元年新投资项目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明年一季度的CPI可能会迅速回归到5%以上,甚至更高。目前,负利率已经高达2.6%,按常理该加息;PPI在向下游传导意味着为了“管理通胀预期”也该加息。但如同之前5次上调准备金率对遏制通胀作用不大一样,通过调升准备金率回收的只是银行体系内的资金,而今年以来流动性泛滥且四处进行价格投机的主要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体系外的资金”,这部分流动性对价格型调控更敏感,数量型调控对其束缚力相对有限。因此,在CPI再创新高之时,上调准备金率并没有消除加息的警报。目前不加息可能是顾及地方财政、地方融资平台、最近两年信贷超额释放后的年终结算成本,反之也凸显出明年一季度的政策压力变得更大。
趋势是清晰的:既然明年的通胀容忍度已经被提高到4%,负利率又终究要收敛的,目前加息更有利于市场包袱的释放,也利于行情的稳定;不加息则始终“靴子高悬”,遏制行情的空间。目前的股市正临近年终,“家家有本自己的经”,行情中有为了提高年终净值的,有为了年终结算而回吐的,有为了明年作布局的,有为了“打劫”年终题材的……。很明显,在“靴子高悬”的态势下,年终阶段的行情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凝聚力,也不具有单边下跌的集中动力,指数在忐忑中拉锯震荡,个股患得患失涨跌分化仍是现阶段行情的主要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