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后A股出现大跌,有一种说法是外国热钱通过打压港股来影响A股,进而在A股的股指期货上获利,大家对国际投行的行为表示了质疑。但是,我认为这个思路存二个疑点:一是究竟是港股的市场大,还是A股的市场大?港股和A股定价权究竟在谁的手上?
疑点一:港股的市场大还是A股的市场大?
因为这决定了谁牵引了谁的问题。根据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0年10月底,港股的市值为20.64万亿港币,折算为人民币约在18.15万亿元。而根据WIND数据,2010年10月底A股的流通市场为17.60万亿元,比港股的市值小。如果光看这两个数据你会觉得港股和A股的市值相差不大,但如果考虑到A股中存在大量的实际上不流通的国家股以及港股中存在庞大的权证市场,那么港股的市场肯定要比A股大得多。所以从市值角度来推算,想通过港股来影响A股走势并非不可能,但是付出的成本将很高。
对于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股票来说,哪个市场的成交量大呢?如果简单从H股指数中同时抽取A股和港股两个市场交易的30只成分股,分析他们在两个市场中的成交额。我们以10月份数据为例,就算不考虑权证市场,这30只成分股在港股市场的总成交额也大于其在A股市场的总成交额。这就说明了,通过个别在两个市场同时上市的成分股港股来影响A股价格走势难度大且成本高。
疑点二:港股和A股谁更具定价权?
从日K线图上看,A股和港股的相关性很强,形态很相像。就是这种高度同步性使得我们无法分清到底是A股影响了港股,还是港股影响了A股?这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研究一样很难分清结果。但是从A股和港股交易时间不同,我们就可以初步看出端倪。
A股的休市时间为11:30到13:00,而港股的休市时间为12:30到14:30。在A股休市的时间段里,港股从11:30到12:30仍在交易中,而在港股休市时间段中,A股已经于13:00重新开市。交易时间的交错,可以为我们检验A股与港股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我们抽取沪深300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H股指数)在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之间的数据,发现A股下午开盘时的涨跌幅与港股在A股休市期间的涨跌幅相关系数仅是32%左右,而港股下午开盘时的涨跌幅与A股在港股休市期间的涨跌幅相关系数高达84%,显示出港股下午开盘时对A股的补涨补跌效应很强。两个相关系数的差异也显示了A股对港股的影响更大。
尽管港交所已决定从明年3月份开始调整港股开盘时间,逐步与A股开盘时间接轨,如此一来,两个市场由于开盘时间的差异,造成的补涨补跌的现象今后就不存在了。
总体来说,港股盘子比A股大且要控制成本太高,以及A股较港股更具定价权,所以国际热钱想通过港股来影响A股的可能性缺乏市场基础,即使有人想通过港股来影响A股市场,也会效果很差。通过打压港股来影响A股,最后在A股股指期货上获利的可能并不大。
顺便推荐一个不错的证券网站 → 点 击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