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热钱池子”理论竟然让人猜了40天
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做主题为“当前金融形势”的演讲。他表示中国可以吸收因热钱流入带来的全部流动性,并首次解释了之前说的“池子”问题。
“热钱池子”理论是周小川11月5日在财新年会上提出的。随即,应对热钱的“池子论”引起了一场大讨论。有人认为是股市,而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解释说是“一系列政策组合”。
“热钱池子”理论是周小川11月5日在财新年会上提出的。随即,应对热钱的“池子论”引起了一场大讨论。有人认为是股市,而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解释说是“一系列政策组合”。
时隔40天后,概念“发明者”周小川终于亲自作出解释。在他看来,典型的“池子”是指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包括不同板块,一部分保证进出口支付使用,一部分供预备外资企业投资的分红使用,还有一部分是让热钱进入,然后再进行100%对冲,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周小川称,如果是由于贸易顺差的恢复和增长、资本流入的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等原因带来的流动性,就需要加大对冲的力度,即使是没有较高的物价上涨,也需要加大对冲力度。
不过,是否可以对热钱百分之百对冲,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人们难免有疑问。毕竟,对冲并非不需要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