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帖子,大民生


小帖子,大民生

  

  近日,一位名叫“一往情深”的网友在洪泽政府网站大湖论坛上发帖,反映洪泽交通秩序差,引发多名网友跟帖热议。网友的呼吁,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王兴尧了解情况后,当即将网民的意见转批至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要求对主干道特别是北京路的交通秩序进行专项整治。目前,一个帖子引发的道路交通集中整治热正在洪泽县城悄然掀起。(2010年12月16日中国洪泽政府网)

  一个帖子竟然引发一场道路交通集中整治热潮,既是一种偶然,但同时也蕴含着无尽的道理,体现了优良的作风,见证了民生的厚重。小帖子,大民生,洪泽县发生的这一现象具有极其普遍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上网、选择了在网上发表观点、表达诉求,网络也成了民意诉求的集散地。面对浩如烟海的博文、帖文,党委政府党政官员,如何看待民意、怎样善待民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更是考量党的先进性的标尺。

  应该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基本都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以及部门网站群,并且也都按照要求开辟了关注民生、搜集民意、征求民愿的互动版块,比如领导信箱、政府论坛等。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一些网站上所谓的互动版块近乎到了形同虚设的地步,或者说有形无神、有网无心,要么很少回复,要么只是踢皮球式的应付一下,并没有真正将民众反映的一些问题在现实中加以落实和解决,很多网站也成了网海中的一条条“死鱼”。而洪泽县政府门户网站,无论是网站的承办者,还是县里的相关领导,都真正地重视了政民互动、部门答复工作,不但强化管理、加强督促,及时做好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工作;而且立说立行、急事急办,真正将民生诉求放在突出位置,将人民利益举过头顶,凸显了民生为大,践行了根本宗旨。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分内之事,更是其职责所在。而在信息化的今天,小帖子蕴含大民生。因此,容不得我们不重视。正如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在线交流时所说的,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胡锦涛总书记的真诚行动、真情告白,无疑是为全党全国做出了示范,同时也发出了无声的号令,那就是要关注网络民意,解决好网上民生问题。

  不但胡锦涛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上民生,温家宝总理,也特别关注网络民意,不但亲自走进网络直播间,带着一颗真心,与网友真情交流、真诚沟通,而且每年的全国“两会,温总理的案头都会有来自网上的民生民意、提案议案,这已经成了一种惯例。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就曾动情地说,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参与的恐怕有上亿人。这么多群众以如此高的热情关注“两会”,特别是关心政府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众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精力来上网写问题、提建议,是要政府解决问题的。

  是啊,群众之所以通过网络向党委政府、部门单位,写问题、提建议,是要我们各级党政部门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如果我们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或者敷衍了事,踢皮球、推诿扯皮,伤的是群众的心,挫的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也会失去群众的信任理解支持拥戴跟随。

  小帖子,大民生。但是,总有一些地方、部分官员认为网民发帖子,尤其发的一些反映问题、提请诉求的帖子,是没事找事,是在和党委政府作对,更有甚者,将网民帖子视为洪水猛兽,恣意践踏、任意封杀。还有少数官员,错误地、片面地强调,要抓大项目、上大工程,而对来自网上的声音、意见、建议,不上心、不入神,认为那是小事小情、小打小闹,因此疏远网络、漠视网帖。其实不然,官民之间本来就是舟与水的关系,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民心不可违,民意不可背。况且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党员干部不能把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小事小情办好做实,也不可能真正成大事、立大功。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党员干部,大项目要抓,小事情更要做,把小事做好就是成大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这也是小帖子大民生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当然,小帖子大民生,关键靠实实在在的落实。而抓落实,靠的是真心、真情、真诚。洪泽的成功做法值得借鉴。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真正把民生问题解决好,必须心向下、情向下、诚向下。

  (倪洋军)

相关新闻:

      一个帖子引发的道路交通集中整治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