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景山河的底气在哪里?


胜景山河的底气在哪里?
——2010年中国黄酒年终盘点
 
湖南胜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力并不十分雄厚,而且遭受中国黄酒老大古越龙山的遗弃,正当大家猜测其出现“空气氧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否坚持活下去的时候,胜景山河凭借着顽强的团队精神和独特的销售主张,实现了又一次生死超越。竟在短短时间里超越所有竞争对手,在中国大陆营销传播史上创造奇迹的营销模式,在竞争对手“拼体力”(如渠道争夺战、价格战、促销战等)的时刻,其关键在于敢于创新的概念与竞争品牌形成市场清晰准确有效的差别,一种能令消费者眼睛一亮,并为之惊叹的独特产品,增强了品牌信任度。随便一个人都能跟你说湖南胜景山河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忽视的经典案例,给中国的营销人一些深刻启发和深思。
 
2010年中国黄酒关键词:1、风声
 
随着电影版《风声》的一锤定音,电视剧版本《风声》再次热播。在2010年度,“风声”一词一度成为大众脑海中的热名词。就算在“冷门行业”的黄酒界,也是“风声”迭起。湖南胜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景山河)梦寐已久的胜景山河(002525)股票上市申请已于2010年10月27日被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胜景山河公司此次拟发行17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6800万股的25%,拟募集资金15000万元,用于年产2万吨多肽黄酒等项目。公司实际控制人姚胜持有1856万股。按照其上市发行价33元人民币计算的话,这意味着姚胜的身价达到6亿元!头顶“黄酒行业首家高新技术企业”光环的胜景山河,从一个二线企业转眼间被寄予众望,市场呼声盖过行业龙头古越龙山,发展势头一发而不可收,大有从古越龙山手中抢下行业龙头旗帜之势。初露峥嵘的胜景山河,让全国所侧目。
这足够“吓你一跳”,然而,包括行业失眠而睡眠不足的人都非常明白,从2003年公司在行业中呱呱堕地开始,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胜景山河公司就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年产2万吨黄酒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中国黄酒市场如此之大,然而,当整个行业面临 “大脑补血”、 “肠胃调理”的时候,湖南胜景山河敢于冒大忌颠覆创新,真不愧于“中国黄酒界的最大的一匹黑马”,独占花魁的“胜景山河模式”。
 
 
2010年中国黄酒关键词:2、很给力
 
大家仔细搜索一下,2010年度的一个热名词,无论是政界、文艺界、企业界,都非常“很给力”。这个词套用到黄酒界,当然最适合不过。现代营销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想像力,抓住想像力,是成功的关键。先入为主颠覆创新就是湖南胜景山河管理营销的轴心概念。这是一个伟大的营销暗示传播创意!最好的营销就是创造好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就是占领了市场。
回顾新世纪初始,中国黄酒行业受到了产品过于传统、市场深度低迷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士气低落,众多厂家对前景表现的颇为迷茫,但就在这个时候湖南胜景山河(最初叫古越楼台)通过在管理、营销、品牌等方面不断创新,让老百姓听到了中国黄酒前行的强劲脚步声,为行业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希望之火。
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突破,而系统性创新则是一种智慧,一种谋略,甚至一种远见。2003年9月,胜景山河发起人姚胜联合岳阳楼台、自然人彭芳、古越龙山共同创立古越楼台。无声胜有声地把自己的“有效成分”明确定位为“引领创新定位第一”位置。 这一理性诉求促使了胜景山河管理营销的诞生。
创业初始,姚胜的创新营销便获得了行业龙头老大古越龙山鼎立支持,古越龙山并以现金出资700万元持21.88%股权来共同培育市场。而到了2008年1月10日,“屡试不爽”的古越龙山董事会基于“瘦身强体、整合资源、做强主业”的考虑,按照“技术决定市场”的传统构想,收回对湖南胜景山河投资,并且转让其股权。
古越龙山的釜底抽薪使创业阶段的古越楼台热敏成分的大幅减少不说,从心理学的角度不用大加宣扬,其撑得下去、撑不下去都难猜测。毕竟,中国是个盛产神话和智慧的国度,富有趣味幽默感和超强娱乐性的是,若不是读者帮助古越龙山恢复记忆的话,没有太多的料,也不符合中国人的接受习惯,过去的古越楼台没有能够将古越龙山引发更多的猜想,但让古越龙山做梦都没有料到,不到3年,自己亲手养大又亲手遗弃的“丑小鸭”摇身变成了白天鹅,成功上演“鲤鱼跳龙门”的胜景山河市场颠覆创新差异化营销策略不但调和了中国广大消费者的胃口,而且优势强势显现,市场增速迅猛,并且上市成功,如果按照胜景山河上市发行盈利计算,古越龙山将至少亲手葬送约2亿元的投资收益不说,湖南胜景山河被遗弃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阴霾已经成为过去,那么今后古越龙山一枝独秀的行业龙头位置将受到竞争对手胜景山河的强大冲击。
 
2010年中国黄酒关键词:3、做市场就得像男人那样去战斗
 
挺直腰板做市场,遇到问题别趴下,关键要像个男人去战斗。这不是英雄片,而是切实的市场现实版。今天黄酒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黄酒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黄酒企业与其它酒类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市场证明,黄酒产量在我国整体饮料酒总量中仅占4%,在国内大部分市场难觅踪影。在啤酒、葡萄酒异军突起,洋酒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现实下,黄酒还局限一隅独欢独乐,仅仅局限于瓜分着有限的消费群体,这不仅造成了整个黄酒行业的内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已有的市场被不断地生吞活剥。
我国黄酒营销观念,包括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市场营销观念、战略营销观念落后。在品牌建设和营销上还很幼稚,企业终端宣传力度不够,企业营销网络都比较单薄,从而造成消费者对企业品牌认识模糊。反过来,在中国市场目前的黄酒产品中,谁是最经济实惠的,谁是最时尚的,谁是最健康的,而谁的服务又是最好的?在消费者心中并没有答案。那么,拿什么来形容目前的黄酒行业状态?唯有一句话就是:中国黄酒没有形成真正的品牌。
不妨再进一步探讨,黄酒其实就是一种蕴藏文化内涵的产品,它实际上表现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消费水准和生活习俗,表现了社会、文化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认知。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时尚、休闲及精神类产品,惟一诱使购买的因素,就是商品的文化、精神附加值,也就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享受自我、展现个性的愿望与需求。由于受陈旧观念的束缚和区域销售的限制,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黄酒,一直有种被官差的局域味道,绍兴成了黄酒的“域名”,绍兴口味成了黄酒的“传统口味”,无论消费者接不接受,这种“传统”似乎一直被少数人传统着,始终没有实现销售量和市场区域的突破,在传统与继承、保护与开发中徘徊不前,主流、强势品牌也不多见。随着市场发展的演变,消费市场不断演变,传统黄酒的同质化问题让整个行业出现“劳累过度综合症状”
“今朝天子明朝臣”,市场的竞争不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天下。江湖不再是从前的江湖,市场也不再是从前的市场。依据品牌的定义:“品牌是建立在消费者心中的产品类别的印象”,目前的中国黄酒业,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就是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品牌”却成为黄酒业最“汗颜的东西”。
不可想象,再这样发展20年不知道还将有多少梦想被行业传统放弃?封闭、僵化、保守造就了中国传统黄酒多年的弊病,也为一个生龙活虎的企业制造了巨大的惨痛。面对奔放和豪野的时代,需要像一个勇士那样去战斗!湘派黄酒、海派黄酒的新生力量引起市场海啸般共鸣,对于中国黄酒的影响都是积极的。有一点意识强调,黄酒需要振兴,面对传统我们怎么去振兴?有句话说坐着说话不要疼,传统的病症不是靠一两副“猛药”就可以治愈的,而是需要慢慢的调养!
毋庸讳言,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构架企业战略发展平台,在鱼龙混杂的众多黄酒企业中脱颖而出,建设品牌、做强品牌,有效占领市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已成为所有黄酒人需要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胜景山河在强手如林中黄酒行业率先呼唤新鲜力量,大胆创新,炼就出一种新的胜景山河模式。
市场有效运作模式绝对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能够有效占领市场的营销模式就是最成功的模式。胜景山河董事长姚胜给自己定了一条:“不是第一就做唯一”的创业理念,开全国生物酿酒之先河,自主研发的“四酶二曲一酵母——多种生物酶酿造黄酒的方法”,在传承民间酿酒工艺基础之上,大胆吸纳现代酿酒新工艺而形成独特风格。品尝这种新型黄酒,不但独特醇美郁香,用消费者的话说,就是“那个滋味,感觉起舒服。”
一个成熟的品牌代表着一种话语和权力,通过品牌营销策略深入与效果的显现,逐步进行大品牌战略与大品牌营销。文化是品牌的基础,个性是品牌的灵魂,在传统黄酒迷失犹豫不决时,长袖善舞的胜景山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新型黄酒铿锵到来的气息。
 
2010年中国黄酒关键词:4、“黄旋风”
 
若说在2010年的中国酒水市场还有点味道的话,当然最属扑面而来的“黄旋风”,这股“旋风”,将消费者目光齐刷刷吸引到了黄酒,并且是新型黄酒。
黄酒作为我国特有的上档次、高品质的传统酒种,柔和飘逸,特色鲜明、风格独具,中华民族的国粹,世界饮食文化遗产,拥有7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世界酒类中也十分罕见,被称为液体黄金。中国的黄酒与法国的葡萄酒、德国的啤酒一样,起源于自然,没有像白酒那样被过度地修饰加工,乃“偶得天工”的产物,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健康绿色酒种。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化底蕴,集自然美、古朴美、形态美、文化美于一体,黄酒特有的低度、营养、绿色、保健优势显现。我们不难发现,胜景山河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情感符号性情感满足精神愉悦价值标志功能。整合营销传播理解,从消费心理学角度分析,会给我们心智中的解释和认知心理学带来品牌态度的明确启示。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张力再一次凸现了胜景山河模式的可怕。
 “巴陵无限酒,醉煞洞庭秋。”1000多年前,唐朝诗仙李白的赞美至今还萦绕在耳际。在胜景山河让我们理解到,细节打造品牌,战略促就发展。追求完美的精神文化内涵,与众不同的品牌个性在极限竞争时代变得最为重要,对于中国黄酒企业而言,这才是赖以生存的关键!“ 胜景山河品牌的力量是一种软力量,一种文化的力量。”难怪人们说,对胜景山河的感觉就是中国营销界的焦点话题之“营销升级”, 胜景山河从细分市场、品牌建设、产品开发、营销决策、营销组织、营销团队、营销执行、营销思想的全面提升,走出“大众市场”异军突起,打破中国黄酒传统格局,从新产品研发到渠道建设形成,准确的把握,明确的价值定位,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中国延续了几百年的黄酒传统格局被彻底打破,市场未来重新洗牌!中国黄酒协会秘书长沈振昌赞叹:“有了胜景山河,中国黄酒才完美!”就连会稽山的董事长傅祖康也频频点头说道,胜景山河的崛起将鞭策我们黄酒人你追我赶,奋发向上。
 
2010年中国黄酒关键词:5、“姚疯子”
 
在中国的黄酒行业,不乏一些新科技创新意识超强的企业,他们在经营谋略营销管理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使得企业产品与文化时尚接轨,并在市场中凸现出其独有的魅力。这里,我们自然提到了2010年中国黄酒界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因为过人的胆量被俗称“姚疯子”,他就是冠以“中国新型黄酒之父”的湖南胜景山河花雕黄酒掌门人姚胜。
创新者,必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也必有足以支持其挺身而出敢于颠覆传统的雄厚内力。那种缺乏雄心壮志“好酒不怕巷子深”的销售模式已时过境迁。
中国是世界上的产消大国,黄酒也是中国民族特色的酒种之一。通过对黄酒市场调查来看,行业似乎也进入了一个“拐点”,会稽山、古越龙山、女儿红、塔牌等畅销品种目前仍然多为姓“绍”!反驳绍兴传统黄酒的口感问题,新闻界的“炒作论”也好,大众一直对传统黄酒口感的质疑,甚至觉得传统黄酒的口感可笑。事实上,口感自始至终影响着市场发展的未来,传统黄酒秉持的口味问题已经到了要检讨和反省的时刻了!黄酒究竟是什么口味定位,什么样的黄酒才更适合大众消费?营销需要变阵。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关键是,营销就一根杠杆,模式就象一个支点。
某次行业重大会议上,满脸忧思地姚胜说出了让黄酒人睡狮猛醒的一句话,“都说酒好不怕巷子深,那么,中国黄酒为什么还一直沉默?”姚胜鲜明地提出“黄酒是中国黄酒,不是绍兴黄酒”、“黄酒只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黄酒’”、“黄酒企业不能有太多迂腐的门户之见”、“目前中国黄酒最主要的是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掷地有声,这话让国内营销界广告界的同志们,好一阵骚动。
时势造成英雄,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黄酒人,姚胜对黄酒发展的这番话引起了巨大震动。究竟是姚胜言过其实,还是中国黄酒行业真的无品牌?立即在中国黄酒界展开了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中国黄酒业出现了少有的争鸣之声,沉寂已久的行业产业一下沸腾了起来。
 一个与传统行业“意见不同者”的“姚疯子”,与他率领的“魔法师团队”“胜景山河”的“人气指数”宣告脱颖而出,同时,,一个民族新型黄酒铿锵到来
 
2010年中国黄酒关键词:6、“新型黄酒”
 
在2010年内,有一个叫“新型黄酒”的物种一直占据着大众的消费心理,究竟什么是“新型黄酒”?到底它与传统黄酒有什么不同?当然,“新型黄酒”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创新产品。
饮用茅台和五粮液,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饮用黄酒,是一种高雅的品味。随着白酒的惨淡经营,洋酒、红酒、果酒的不断渗入,中国的黄酒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开始进入全面整合竞争时代,面对消费市场不断演变,传统黄酒的工艺、口感、风格出现严重的同质化,让整个行业出现“劳累过度综合症状”, 传统黄酒企业严重局限在区域品牌竞争的旮旯胡同,加上缺乏长远战略,品牌无战略,营销无战略,“无序竞争”“混乱竞争”,导致整个中国黄酒行业,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就是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品牌”却成为黄酒业最“汗颜的东西”。 我们能埋怨谁?还是埋怨自己?其中似有解不开的疙瘩。
作为民族的文化特色酒,要想适应大众消费黄酒产品必须呼唤新鲜力量,需要新鲜的元素,需要与现代接轨。就要通过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用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路来应对黄酒业目前面临的问题。过去,传统黄酒炼狱般的市场局限性压抑太久了,在湘派、海派等改良派的新型黄酒冲出一片市场后,些许兴奋就可以把我们的传统黄酒带到大众消费的高潮而疯狂
 
2010年中国黄酒关键词:7、“救世主”
 
“救世主”一词最先流行于2010年热播的一部功夫明星李连杰的电影。当然,说到黄酒行业,没有谁是救世主,有的只是试金石。市场竞争,大浪淘沙,适者生存。对黄酒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更多的黄酒市场给了时尚与“高尚生活元素”,我们的黄酒文化自动自发地走出了狭窄、功利、浮躁、市侩的传统死胡同,与蒸蒸日上的市场接轨变得刻不容缓。
中国黄酒又将呈现怎样的市场竞争态势呢?壮心不已的传统黄酒与振兴产业梦想的新型黄酒,谁能用市场化的方式把我们现有的产业进行有效整合?为什么知道“花雕”等品种概念者其实仅局限于江、浙、沪、闽一带的黄酒产地集中区域?为什么黄酒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品牌个性并不清晰?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同质化与文化宣传的缺失。相对于白酒、啤酒、葡萄酒等企业强大的广告攻势,黄酒在产品宣传、企业形象宣传等方面都比较落伍,做市场畏畏缩缩,不舍得投入,相互模仿拖累,缺乏品牌自主意识,跟不上发展需要。广告是黄酒走向市场的催化剂,随着古越龙山、会稽山等品牌先后登录央视广告,黄酒似乎一时间在大江南北开始“闹猛”。
在黄酒业,古越龙山在央视的大力宣传品牌推广造势,市场优势已逐步显现。目前古越龙山依然是我国最大的黄酒生产经营企业,产销量及经济效益均居全国黄酒行业第一,占据着黄酒市场绝大份额。
但是,强劲的新型黄酒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自古无湘不成军,从战场到商场无一例外。作为典型湘派黄酒代表,2003年,湖南古越楼台公司才姗姗成立,但是,作为全行业第一家高新技术化的黄酒企业,古越楼台起步晚但是起点却非常高,高调宣扬“不做第一,就做唯一”的口号,主打创新。于是,一种姗姗来迟偏又深受百姓的偏爱的清雅、绵甜、醇厚、滋养的“新派黄酒”很快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黄酒界最大的“一匹黑马”。
“不是第一,就做唯一。”大道无形,譬如流水。至柔之物,可以克刚。八百里洞庭湖,惟美岳阳楼。作为“全国最具创新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品牌之一”作为一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团队,我们期待更有味道的胜景山河积极进取,厚积薄发,通过市场检验不断壮大,实现“中国花雕世界级品牌”的灿烂梦想,书写更加精彩的峥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