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即将收官,“十二五”规划如何谋求新发展?占据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五金行业为了能适应新的发展步伐,正忙着调整产业模式,走上产业转型之路。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表示,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城市为了促进五金行业的集聚发展和优化升级,可以多方给力,通过鼓励五金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大规模组团参展,积极与全国其他五金集群地区开展交流和合作。在信息网络、新能源、生命健康、新材料、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选取重要领域,集中资源重点扶持LED、电动汽车、太阳能、新IT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0年,五金行业发生了许多关键事件,助推了行业优化升级。
NO.1: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助推五金产业高端化
上榜理由:宏观政策助力五金产业升级转型。
概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经十七届五中全会讨论和下发后,各行业已经大张旗鼓的开始了十二五的规划。"十一五"期间,五金行业积极投入自身建设,在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升级等方面获得了可喜成就。五金市场蓬勃发展也给五金企业带来了一些反思,一直以来,五金产品难以摆脱中低端的市场定位,如何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迈向高端品牌,将成为五金企业备战"十二五"的首要目标。
NO.2:五金行业首例召回事件品牌服务新跨越
上榜理由:五金挂件首例召回事件的背后,是五金品牌服务的新要求与新标准。
概要:2010年7月28日,五金挂件行业出现了首例召回事件。伊翎卫浴中国营销总部接获意大利总部“ellin”设计团队的通知,由于产品自身重量过重,与底座嵌入距离存在安装不稳固,易松动的安全隐患,故要求针对全球召回216系列中的单、双层玻璃平台以及浴巾架,3个单品五金挂件。
NO.3:工具企业接连登陆A股传统产业穿上资本运作外衣
上榜理由:传统工具行业实现资本运作,不管未来如何,都是工具行业的一次跨域、一次革命性成功。
概要:7月13日,我国工具行业的龙头企业——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44)成功成功登陆国内A股市场。10月13日,作为国内电动工具行业的领军企业上海锐奇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26)正式挂牌登陆A股。
链接:(整合新闻:巨星上市+锐奇上市)
NO.4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跃升全球五金第一大展
上榜理由: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全球五金第一大展名副其实。
概要:3月1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闭幕的第17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在上海闭幕,展览面积80,500平方米,标准展位4300余个,较去年同期增长20%,专业观众远超过预期50000人次,为历届之最,成功超越德国科隆展,跃升为全球五金第一大展。
NO.5多家企业试水加盟连锁新业态引爆五金流通新格局
上榜理由:行业品牌连锁跨界新业态,再次引爆全国五金流通新格局。
概要:得力工具在第17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期间首次推出得力日用品超市样板,同时宣布全国5000个“五金+电器+日用品连锁超市”的宏伟规划。无独有偶,大力控股2010年力推连锁加盟形式。
链接:(整合新闻:得力连锁+大力超市连锁)
NO.6小鱼吃大鱼昌祥收购申裕演绎五金并购传奇
上榜理由:低调并购,却名动行业内外。
概要:3月18日,温岭市昌祥空压机工具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昌祥公司”)以巨资收购了上海申裕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下称“申裕公司”)100%股权,演绎了“小鱼吃大鱼”的五金传奇。
NO.7全球手工具巨头强势布局中国市场史丹利用行动证实中国市场很重要
上榜理由:全球手动工具巨头再次证实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世界级工具品牌的本土化扩张,也增加了五金内销决战的激烈程度。
概要:从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专业汽修工具“瑞驰”(RACING),到高端五金品牌Baldwin以及史丹利五金新品系列进入中国市场,再到与威力工具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史丹利(文登)工具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正式投入生产……史丹利再2011年里用行动证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链接:(整合新闻:史丹利年度系列事件)
NO.8风行欧洲顶级设计大赛进入中国
上榜理由:风行欧洲的全球顶尖设计大赛,中国观众一饱眼福。
概要:全球领先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及附件生产商博世电动工具,将一项已在欧洲成功举办的创意车设计大赛带到中国。5月27日,“科技成就生活之美-2010博世电动工具创意车设计大赛”在上海落幕,同时在10月23日启动面向在校大学生“创新激励计划”,博世电动工具确定2011年第二届“科技成就生活之美——博世电动工具创意车设计大赛”将继续在中国举办。
NO.9 24次蛇吞象大连民企并购全球刀具巨头
上榜理由:以民营企业之背景并购全球刀具巨头,足以名动业内外。
概要:2010年6月30日,伴随着格林菲尔德全体员工发自内心的掌声,远东历史上的第二十四次“蛇吞象”并购案圆满画上句号,在经过不到一年的整合后,新格林菲尔德公司产值及销售都翻了一倍。这起辽宁省目前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案,让此前默默无闻的远东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名扬海外。
NO.10填补行业空白中德电力工具研究中心上海成立
上榜理由:填补行业空白,助推行业发展。
概要:2010年8月10日,中德电力工具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该中心的成立填补了中国电力工具行业缺少全国性的专门研究机构的历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将会极大的推动中国电力工具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快速接轨。
因特尔总裁达维多曾提出,一家企业要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就要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第一个淘汰自己现有的老产品。不过,就五金这类传统行业的综合实力,尚没有能力达到如此高度。但他指出了新品研发的重要性,五金企业要想在行业内领先,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研发出新产品,尽快占领市场,形成新的市场才能保持优势竞争。加大科研力量,不断推陈出新,不少五金企业靠独具特性的新品发力,获得了成功。
杭州机床集团开发成功国内首台数控泵轮强力成形磨,该数控泵轮强力成形磨,成功解决了国内罗茨真空泵(仪表)制造中的难题,使杭机数控强力成形磨床系列产品的服务领域扩展到泵类机械和仪器仪表制造领域。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制造成功了世界上最大规格的DL250型5米数控重型卧床,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永康正阳公司开发的新产品电动园林多用机、角磨机、磨链机,通过省科技厅专家鉴定,获得3个国家专利和6万元政府奖励。2010年,该公司凭借电动园林多用机撼动了整个电动工具市场,并受到很多外商的肯定,畅销欧美等10多个国家。
只要拿捏准了市场走向,五金行业多方发力,定能改变低迷的发展状态,展望未来我国五金行业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罗百辉指出五金企业应该勇于迎接挑战,抓住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回升的机遇,克服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更快地拓展国际市场,将通过多种手段加快和国外企业的融合,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我国作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稳固
我国经济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具有成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五金行业外向型发展特征明显。中心地位的加强首先表现在近几年五金产品的出口全面增长:主要五金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产量的增长率,更高于国内市场销量的增长率;主要五金电器产品全面开花,电动工具、手工具、建筑五金产品这些传统的出口大类产品增幅很高。巨大的市场和中心地位引力将进一步吸引五金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
2、科技创新将成为我国五金行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的五金行业开始摆脱了占有极大的份额的传统五金形式单一的特点,一批材质与色彩的搭配、功能与形体的组合,向人性化方向发展,轻、薄、短、小的五金新品,已经成为五金世界的一种时尚。而像手动工具,运用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上大胆创意,材质考究,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更具有艺术的欣赏性。但从中外的五金制品和先进技术看,我国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而随着竞争的深入,我国五金产业链各阶段的利润空间均在压缩,价格优势越来越小,降价的空间日趋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靠价格竞争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不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从而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许多五金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开发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将产品的差异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寻求新的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销售渠道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渠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生产厂家加强了对零售终端的控制,力争减少销售环节,节省销售费用,使销售渠道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企业销售模式朝着能同时适应多样市场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销售业发展的趋势使大型连锁店的地位不断上升,对行业的控制能力增强,参与并引发了以前主要由制造商主导的价格竞争。大型零售商凭借其广阔的市场覆盖面、采购规模和成本优势,在产品定价、货款交割等方面对生产企业的控制能力将日益增强。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五金产品的要求也会逐步发展变化,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包装、供货期限都会有更高的要求,甚至逐步延伸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研发,将产品与环境保护、能源资源、文环境结合起来。
4、我国五金行业两极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罗百辉指出,未来几年将是我国五金行业的高速震荡期,这种高速震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目前五金品牌阵营中两极分化的趋势扩大。预计今后几年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存活的五金企业绝对没有现在这么多。但这种高速震荡将带来巨大的机会,震荡的结果将会使市场运作更加理性化专业化。
5、我国五金行业与国外企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快
国内五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实力,更快地拓展国际市场,将通过多种手段加快和国外企业的融合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在继续拓展美国、日本等传统国家市场的同时,在东南亚、中东、俄罗斯、欧洲、非洲等也会全面开花。总体而言,我国五金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势头,但同时会不断出现一些亮点。五金企业两极分化的局面会愈演愈烈,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渠道退出市场竞争,而五金巨头会逐渐浮出水面。
多方给力五金产业优化升级 五金行业未来潜力巨大
评论
7 views